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林昀肖
11月3日,天智航(688277.SH)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先進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京津冀基金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
據減持計劃,先進制造基金擬在本次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擇機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2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50%,以大宗交易方式擇機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55.9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0%。
京津冀基金同樣擬在上述減持計劃期間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擇機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28萬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擇機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55.99萬股。
今年年中,上述股東就曾有減持動作。5月20日,天智航曾收到上述股東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
對于股東頻繁減持的原因,天智航方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先進制造基金、京津冀基金等是具有戰略引導性質的國有產業資本,核心使命并非長期持有企業股權,而是在特定階段“扶上馬,送一程”,通過資本注入來撬動和扶持關鍵產業的發展。
天智航方面認為,當企業經歷了早期的技術研發、產品上市及初步商業化等關鍵階段,并成長為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頭部企業時,這些基金便已初步完成了其“產業孵化”和“戰略引導”的階段性任務。它們的退出,是其投資周期和資金管理規則下的正常安排,意味著公司已經具備了獨立發展的能力。
據10月29日天智航發布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天智航實現營收1.87億元,同比上升103.5%。第三季度,天智航營收6216萬元,同比上升83.9%。此外,前三季度天智航經營現金流凈額為-2995萬元。
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背后,是天智航機器人手術量的提升。天智航三季報介紹,2025年第三季度,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數量超過1.2萬例。截至本報告期末,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累計開展手術數量超過13萬例。
營收翻倍,天智航虧損額卻在擴大。三季報顯示,天智航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7617萬元擴大至虧損1.14億元,扣非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1.15億元擴大至虧損1.4億元。
今年第三季度,天智航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2969萬元擴大至虧損5651萬元,扣非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3341萬元擴大至虧損6059萬元。對于虧損擴大的原因,天智航三季報指出,是由于期間費用增長、投資收益大幅減少,以及所得稅費用增加。
在減持公告發布后的11月4日,天智航報收17.42元/股,下跌6.60%。11月5日,天智航報收17.21元/股,下跌1.21%。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增收不增利
2025年前三季度,天智航營收同比大漲103.51%。對于業績變化,天智航三季報指出,營收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行業市場環境回暖,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收入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有所增加,主要系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在10月30日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中,天智航方面指出,得益于今年行業招投標活動逐步恢復帶動行業回暖,公司營業收入高速增長。相比過去機器人設備收入占據絕對主導,如今公司已形成機器人設備、配套設備及耗材、技術服務三大業務收入結構。公司從一次性設備銷售向持續提供服務的綜合性商業模式轉型有所成效。
對于產品的市場應用情況,天智航在業績說明會表示,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提升醫生臨床操作體驗以及患者治療獲益,帶動設備使用量的提升。2025年1-3季度,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數量超過3.5萬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累計開展手術數量超過13萬例。
營收大幅增長,天智航盈利能力卻沒有增長。對此,天智航三季報指出,首先是期間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主要為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其次,是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減少,其前三季度投資收益為-679.87萬元,而去年為同期3313.29萬元;再者,由于報告期內不再確認虧損部分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此外,在研發方面,天智航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合計為8703.3萬元,占營收比重為46.42%,研發投入同比有所減少。
面對虧損持續擴大,天智航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將從多方面入手改善盈利。一方面,持續拓展市場,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成本費用,在保證研發投入的前提下,優化運營流程,提高內部運營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同時,加快推進新產品的研發注冊和應用推廣,為公司創造更多盈利增長點。
此外,天智航又面臨股東的頻繁減持。據天智航11月3日發布公告,先進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京津冀基金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的總數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的總數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今年5月20日,天智航就曾收到先進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京津冀基金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截至2025年9月11日,此次減持計劃時間已屆滿。
在上述減持計劃時間區間內,先進制造基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天智航無限售流通股股份225.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0%;并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無限售流通股股份3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7%。
京津冀基金同樣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股份225.51萬股,并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股份30萬股。
商業化新模式以求破局?
天智航是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明星企業,2016年首款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獲批上市。2020年,天智航登陸科創板。
當前,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仍在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到2030年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有望進一步增長至709.5億元。在骨科手術機器人方面,根據醫裝數勝測算,2023年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銷售額約為5.74億元,預計到2028年,銷售額有望達到21.30億元,市場空間較大。
在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天智航也面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元證券研報介紹,從2022年開始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注冊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僅2023年就有9家企業進入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獲批產品數量多達14個。
從資本市場來看,國元證券研報指出,在2020-2022年經歷3年的投資熱潮期后,隨著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政策變化,手術機器人賽道整體下行進入投資冷靜期。
從股價變化情況來看,目前天智航股價較今年年初明顯上漲,但與2020年末每股40元左右相比仍處于低位。
對于資本市場的變化,天智航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兩年資本市場對醫療機器人賽道的投資邏輯發生了較大變化,從過去更關注市場潛力和增長故事,轉向更加審慎和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技術與持續商業化能力。
天智航方面認為,這種“冷靜期”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階段,有助于擠出泡沫,讓市場回歸價值投資的本源,真正專注于那些具備核心技術、清晰臨床價值和明確商業化路徑的企業。“對于天智航而言,應對市場變化最有效的方式,始終是聚焦自身,苦練內功。資本市場周期的波動是暫時的,但外科手術智能化的趨勢是長期的、確定的。”
談及手術機器人商業化落地難題,天智航方面在上述說明會中指出,公司一直在探索手術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不同解決方案。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進行了“購買技術服務”等新模式的嘗試。
據興業證券研報介紹,“購買技術服務”即公司負責提供智能骨科機器人微創中心全部技術輸出,醫療機構可通過購買服務獲得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技術,從而為適宜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這一商業模式的發展,也將推動公司收入結構的轉變,從原來依靠單一的一次性設備銷售收入,轉向“設備銷售+配套手術工具包銷售+持續性的醫療技術服務”,從而保證公司能夠形成穩定的營收來源。天智航方面也表示,未來將大力推進“購買技術服務”模式裝機入院。
天智航在說明會也指出,公司也通過推進出海戰略尋找商業化落地新的增長點,公司根據海外目標市場的不同特點制定差異化的市場策略。目前,公司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及工具包已獲得歐盟CE認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