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花兒與少年7》以一種獨特的收官方式引發熱議,節目組打破常規,讓每位成員擔任一天“專屬導游”,用個人視角記錄旅途中的獨家記憶。
![]()
這一創新設計讓平時隱藏在群體中的嘉賓個性得以充分展現,觀眾得以窺見他們細膩柔軟的內心世界。
從初識的溫暖到旅途的快樂,最終凝結為濃濃的不舍,這種情感遞進讓不少觀眾直呼“希望永不結局”,尤其是在收官環節,成員們相擁而泣的畫面令人動容。

這份真摯的情感不僅存在于節目中,更延續到節目之外——正是這種真實的情感連結,讓《花少7》獲得了系列中難得的高分。
雖然未能超越《花少5》的評分紀錄,但其溫暖治愈的基調已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記。
節目落幕后,成員們在微博上的告別成為觀察內娛明星社交表達的典型樣本,在這個劇綜收官必發“小作文”的時代,真誠與否往往一目了然。
![]()
在《花少7》的告別潮中,陳數的長文尤為引人注目,她用夢幻而真實的筆觸,細致入微地記錄了旅途中的困境與感動,展現出從慌亂到從容的心路歷程。
更難得的是,她用心提到了每位成員和工作人員,精心挑選的18張照片按時間順序排列,仿佛帶著讀者重走了一遍這段從陌生到熟悉的旅程。
![]()
馬思純的告別同樣誠意滿滿,除了發布真摯的博文,她還親手為每位成員書寫信件,雖然完整內容未公開,但密密麻麻的字跡已足夠說明她的用心。
![]()
![]()
這份心意也得到了回應——合照上每位成員寫給她的祝福,用不同顏色的筆跡編織成這段旅途最美的紀念。
![]()
更令人感動的是,馬思純通過這段旅程實現了自我療愈。
從最初需要爬樹大喊“明天就是好心情”來激勵自己,到在張晚意和那英的鼓勵下學會“今天就是好心情”,她的轉變恰是這趟旅程價值的最佳印證。
李沁的告別方式別具一格,她沒有跟隨發文潮,而是延續了旅途中的碎片化記錄風格,用充滿歡樂氣息的照片傳遞心情。
![]()
其實早在幾天前,她就為每位成員設計了專屬獎項,獨具匠心的命名方式已見其誠意。
![]()
值得一提的是,她與馬思純在節目中同床共枕結下的情誼,在節目外依然延續,這在娛樂圈實屬難得!!
![]()
作為團隊中的大姐,那英雖未發布長篇告別,但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已足夠說明一切。
特別是在山頂喊話環節,她對陳數情緒的細膩托舉,讓觀眾看到了這位歌壇天后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
張雅琪作為團隊中知名度較低的成員,在旅途中展現出超乎預期的全能表現,成功實現口碑逆襲。
然而她的收官文案卻相對簡潔,主要以風景照和常規致謝為主,與其他成員的走心長文形成對比,這也引發了觀眾的不同解讀。
![]()
令人驚喜的是,團隊中的兩位男生的告別同樣各具特色……
龔俊選擇用一段精心制作的2分鐘視頻記錄旅程重要節點,以直觀方式展現這段經歷的價值。
![]()
張晚意則言簡意賅,但他特意將團體合照放置在九宮格中心位置,這個細節足以體現他對這段情誼的珍視。
![]()
《花少7》的成功在于它超越了單純的旅行紀實,成為一段真實的人際關系建構過程,節目組創新的個人導游模式,讓每位成員都有機會展現最真實的自我;
而收官環節的真情流露,則讓觀眾見證了陌生人如何成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過客,這種真實的情感聯結,遠比刻意設計的戲劇沖突更能打動人心。
從節目設計到成員互動,《花少7》為國內旅行類綜藝提供了新的可能。
![]()
它證明即便在沒有強沖突設定的情況下,真實的情感流動和細膩的人際互動同樣能創造出動人的內容。
正如觀眾所期待的,希望節目組能繼續保持這份對內容的敬畏之心,在未來帶來更多治愈人心的作品。
圖源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