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圈最近出大事了,通背拳傳人扇耳光大賽被KO,直接把師傅鴿武緣送上熱搜。人們一邊呼吁他親自登臺為弟子趙鴻剛“報仇雪恥”,一邊又猜測他遲遲不出山的深意。面對外界的熱議與質疑,鴿武緣卻出奇地沉穩,沒有任何回應,這種沉默反而讓人更想知道,他的底氣究竟來自何處。
![]()
趙鴻剛的敗北是導火索。作為鴿武緣通背拳門下的得意弟子,36歲的趙鴻剛不算科班出身,早年靠跑酷混出了一點名氣,直到兩年前才正式拜入鴿武緣門下學習通背拳。這次他遠赴沙特參加由UFC老板白大拿操盤的“耳光力量”大賽,對陣哈薩克斯坦選手阿曼塔耶夫。比賽第三回合,他被對手一巴掌擊中面部,當場失去平衡,直接倒地,最終被判KO。賽后診斷顯示,他的眼眶受傷嚴重,被醫療團隊建議休養半年。
然而,趙鴻剛的失敗在網絡上被迅速放大。短視頻平臺上,“剛哥真男人”“對手犯規”“傳統武術不該受辱”等話題登上熱榜。一些傳統武術愛好者甚至喊出“讓鴿武緣親自出山”的口號,希望這位師父替弟子討回公道。面對鋪天蓋地的呼聲,鴿武緣沒有出面回應,也沒有發表任何聲明,只是繼續在自己的賬號上更新著與武術教學、帶貨相關的內容,看上去風平浪靜,仿佛這一切與他無關。
![]()
但熟悉鴿武緣的人都知道,他從來不是沖動的人。他的沉默,也許并非退縮,而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布局。坊間傳言,鴿武緣手中其實還有一張“王炸”——另一位弟子馮小寶。與趙鴻剛相比,馮小寶的條件堪稱天賦異稟:身高兩米,體重三百斤,賽艇運動員出身,本身就擁有驚人的臂力和爆發力。知情人士透露,當初鴿武緣計劃讓趙鴻剛和馮小寶一同報名參賽,但最終白大拿團隊只簽下了趙鴻剛。有人推測,這是鴿武緣刻意保留的后手,打算等時機成熟再讓馮小寶登場。
馮小寶的實力在圈內早有傳聞。他不僅力量驚人,還能徒手拍磚、砸扳手、捅易拉罐,這些通背拳中的傳統功法被他演繹得頗具觀賞性。幾年前他還與大力士龍武對練過,體型比對方更壯一圈。有業內人士評價說,以他的體格和力量,即便沒學過武術,收拾兩三個普通人也輕而易舉,如今又經過系統訓練,實力不容小覷。有人甚至認為,馮小寶若能代表通背拳參戰,不僅有機會贏回顏面,也能借機將通背拳推向國際舞臺。
![]()
不過,風險同樣存在。在MMA圈內,一位曾在北京擔任教練的格斗選手坦言,大級別的外國選手力量恐怖,真正上了擂臺,馮小寶未必討得了便宜。“那不是拍視頻的表演,而是純粹的力量對抗。外國選手動輒上百公斤肌肉,每一巴掌都能打出腦震蕩。”
有意思的是,盡管外界一片熱鬧,鴿武緣本人始終不為所動。他沒有出面指責賽事,也沒有安撫粉絲情緒,反而在社交媒體上保持高頻更新。他的賬號粉絲已經突破數百萬,每條視頻播放量都不低。他知道自己在短視頻時代的定位:既是武術傳承人,也是內容創作者,更是懂得流量運作的商人。有人分析,他的策略其實相當精明,只要弟子還在臺上拼搏,話題就會持續。只要他本人不下場,就能保持神秘感和權威性。
![]()
這種做法看似冷漠,實則符合江湖規矩。自古以來,師父出頭替弟子報仇并不常見。弟子敗北,通常被視為“學藝不精”,與師父無關。江湖講究傳承與體面,一旦師父親自下場,就等于承認弟子不行,也容易引來更大的挑戰。鴿武緣深知這一點,他選擇“穩坐幕后”,既維護了通背拳的體面,又避免了與現代搏擊硬碰硬的風險。
從去年張偉麗、李景亮等職業選手登門拜訪鴿武緣,到趙鴻剛簽約白大拿,再到如今話題連連,鴿武緣早已成為傳統武術進入大眾視野的代表人物。他懂得如何借勢,也懂得如何退場。有人說他是“玩明白了”的人,清楚流量的邏輯,更懂得何時該讓自己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何時該當那個“神秘的掌門人”。
那么大家對此又是怎么看呢?歡迎留言評論,發表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