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6年APEC輪值主席國,中國把APEC峰會地點定在了廣東深圳。這可急壞了臺當局。賴清德想來深圳參會,就必須答應大陸提出的準入條件。
大陸目前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臺當局可以來陸參加APEC峰會,前提是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很合理的。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基本政治框架。允許臺灣參會,但必須遵守這一原則,這是在保障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進行操作。
對于大陸提出的這一前提,看看臺當局是怎么回應的。臺外事部門表示,大陸拿一中原則作為臺灣參會的準入條件,違反APEC規則,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
臺當局多少有點不識大體了。大陸允許參會已屬善意。臺灣可以來參加APEC峰會,條件清楚明確,操作上透明,這是大陸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給出的空間,而不是直接拒入。
APEC規則本身容許“地區或者是非主權經濟體”參與,但需遵守會議既定慣例。大陸提出一個中國原則作為準入條件,正是符合慣例邏輯。如此看來,臺當局表達“強烈不滿”顯得不太識趣。實際上,如果臺灣遵守條件,仍可參與,畢竟APEC峰會對臺的好處不是一點半點。
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全球媒體會高度關注。臺灣芯片企業,如臺積電、聯發科,可以在峰會上與亞太各國政策制定者、科技公司CEO直接交流。討論區域半導體供應鏈安全、EUV光刻機出口政策、跨國合作項目,爭取投資或技術合作。幫助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布局中掌握主動權,同時爭取政策支持或市場準入機會。
![]()
另外,臺灣地區新能源企業,如風力發電、光伏、電池材料公司可以參與峰會相關討論或配套論壇。與東南亞、日韓等能源部長或大型能源企業洽談項目合作、技術轉移或投資。在區域綠色經濟趨勢下,獲取出口訂單、融資機會或聯合研發項目。
對企業而言,這是在國際市場開拓和融資上的捷徑,比單獨跑市場效率高得多。因此,APEC對臺灣新能源企業來說,是低風險、高曝光、高潛在回報的絕佳舞臺。
2025年APEC臺灣地區雖然也參與了,但還是受了冷落。在2025年APEC各項會議中,臺灣代表是以“Chinese?Taipei”參與。廢了半天勁同高市早苗見了一面,還引發了軒然大波。臺當局搞得東道主韓國像防賊一般對待。
臺當局派去APEC的代表林信義返回島內后,被綠媒大罵沒用、沒出息。其實這并不怪他。拋開個人能力不談,更多的是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轉身空間已經越收越窄。
![]()
11月5日,國臺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張晗表示,臺灣回歸后,在國際上腰桿會更加挺拔,底氣會更加地足。
這并非夸大其詞。統一后,臺灣可以更直接融入大陸經濟體系,享受更大市場、更便捷的投資與貿易機會。企業和人才流動更順暢,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比如APEC、RCEP等)會更方便。臺灣在統一后的國際活動中可以依托中國的國家身份,獲得更多國際交流機會和談判籌碼。而不會像如今這般局促。
回頭來看,APEC峰會看似還有一年的時間,但臺當局的每一步動作都會讓整個局面充滿緊張和變數。越早明確立場、遵守規則,就越能把握實際利益;拖延或糾結,只會讓機會白白流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