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外消費者站在二手車市場前,純電車的貶值速度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奔馳EQS(參數丨圖片)開一年虧損近半,日產聆風一年折損45.7%,這些數字像一盆冷水澆在電動化狂熱上。而另一邊,路虎攬勝的二手車竟能比新車貴出兩成,奔馳大G的經典方盒子造型在拍賣行里依然能拍出天價,美系車在非本土市場卻淪為“價格跳水冠軍”。這場冰火兩重天的戲碼,正在全球二手車市場悄然上演。
![]()
純電車的貶值魔咒,本質是技術迭代與市場信任的雙重夾擊。以奔馳EQS為例,這款搭載MBUX超聯屏的旗艦電動轎車,新車售價超15萬美元,但一年后二手車均價僅7.1萬美元,折損率47.8%。問題出在電池衰減焦慮與智能系統的快速迭代——當2025款車型續航突破800公里時,2024款車主的600公里續航瞬間顯得過時。更致命的是,海外充電網絡參差不齊,美國農村地區充電樁密度不足中國的1/5,歐洲山區甚至出現“充電排隊三小時”的鬧劇,直接打擊了消費者對純電車的長期持有信心。
![]()
硬通貨的保值密碼,藏在稀缺性與文化認同里。路虎攬勝的二手車溢價堪稱奇跡:2025款新車起售價14.1萬美元,但2024款二手車在拍賣行卻能喊出14.7萬美元的高價。這種“倒掛”現象源于路虎的精準市場策略——通過控制產量制造稀缺性,同時將越野性能與英國貴族氣質深度綁定。奔馳大G更甚,其G63 AMG版本在二手市場堪稱“理財產品”:2015年款新車售價25萬美元,十年后車況極佳的車型仍能賣出8萬美元,相當于年折舊率僅17%。這種逆勢上漲的底氣,來自其方盒子造型的永恒經典設計,以及全球富豪圈層的社交貨幣屬性。
![]()
![]()
美系車的尷尬,則暴露了全球化布局的致命短板。雪佛蘭Bolt EV在北美市場尚能維持三年45%的保值率,但出口到中東后,因缺乏售后網絡與配件供應,三年車齡的車型殘值率暴跌至28%,甚至低于當地報廢車補貼標準。福特Mustang Mach-E更慘,在歐洲市場因軟件故障頻發,一年車齡的二手車均價較指導價下跌38%,比同級別大眾ID.4多跌12個百分點。這種“水土不服”的背后,是美系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既無法復制特斯拉的軟件優勢,又丟掉了傳統燃油車時代的皮卡溢價能力。
![]()
對于消費者而言,買車或許該更理性:若追求科技新鮮感,需做好“一年虧一半”的心理準備;若看重長期價值,經典燃油車或混動車型仍是更穩妥的選擇。畢竟,在汽車這個百年工業里,有些東西,電動化暫時還替代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