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時代》剛播就炸!梅婷素顏游街還笑,抖灰那下比喊口號狠十倍!
你猜現在的年代劇多能裝?要么服化道新得晃眼,要么演員端著演“復古”,劉家成偏不。他拍《好好的時代》,直接把九十年代長沙機床廠搬來了——筒子樓按老照片1:1搭,公用水房鐵龍頭滴水,他讓人錄了三天;窗臺瓷碗帶裂紋,墻角“節約用電”標語手寫的,紙邊還毛邊,像從舊報紙撕下的角。
![]()
這哪是拍戲?簡直是考古。
梅婷這回可沒端著。以前演《父母愛情》的安杰,喝咖啡要墊白桌布,罵人都帶腔調。現在演蘇小曼,帶著仨娃進莊家,廠子里嘴碎的背后嘀咕,她把演出服往桌上一甩:“老娘在人民劇場演《白毛女》時,你們還在排公廁呢!”
屋里立馬靜得掉針。
![]()
最絕是批斗那場戲。她低著頭游街,臉上居然笑,笑里裹著啥說不清。導演喊停,她沒動,低頭把衣服上的灰輕輕一抖。劇組后來才說,這動作是她臨場加的。彈幕里老有人刷:“這笑不像演的,是從日子里長出來的。”
田雨更狠。以前他一出場就想笑,喜劇臉嘛。這回演鉗工莊先進,愣是把那股勁兒壓下去了。為這角色,他跟著老工人在機床旁站了三個月,磨鐵、測齒輪、擰螺絲,手心起繭子,掌紋里卡的油泥,鏡頭掃過都看得見。
預告片里有段戲:徒弟偷賣廠里零件,他啥也沒說,把飯盒里的肉票往徒弟手里塞。筷子在半空頓了半秒,眼神從硬到軟,話沒出,意思全到了。那代人的規矩,就藏在這半秒里——信任先擺桌上,東西沒了能再掙。
![]()
說實話,現在的年代劇太愛“喊口號”了。不是“改革開放好”就是“奮斗最光榮”,聽著熱鬧,看完記不住。《好好的時代》不這樣,它讓你聞見鐵屑味,聽見水龍頭滴水,看見梅婷眼角的笑紋、田雨手上的繭子。
李雪琴演的葉愛花也有意思。她本來不是科班出身,演下崗女工鄰居,腰包一背,袖口一挽,在院里晃悠。跟梅婷吵架時,脫口而出“你那舞步像我姥姥跳廣場舞”,導演喊“好!就用這句!”你看,真實的生活,哪有那么多“標準臺詞”?
![]()
對比《生萬物》就知道,那戲倪大紅演得穩,但偶爾有演員妝太新,農村場景里走出城市感的眉眼,觀眾心里“咯噔”一下,戲味就散了。《好好的時代》聰明在哪兒?它讓演員“住”進去,梅婷聽老前輩音頻學咳嗽節奏,田雨住筒子樓摸到鐵門沾一手鐵銹,這些“土法子”,比啥都管用。
有人說這劇“不狗血”,沒那么多抓馬劇情。可你細想,九十年代的日子,不就是這樣?工廠里的人,下崗、爭執、分開,轉頭還得把熱飯擺上桌。蘇小曼被批斗完照樣生火做飯,莊先進丟了鐵飯碗還教徒弟手藝,這才是“好好的時代”——不是時代好好的,是人在時代里,好好活。
![]()
現在的劇老想拉著觀眾哭,《好好的時代》偏不。它讓你看見梅婷笑里的硬氣,田雨沉默里的韌勁,看見那些被歲月磨過的人,怎么把一地雞毛拾掇好,攥著勁兒往前走。
你說,這股不吵不鬧卻壓得穩的勁兒,是不是比喊一百句口號都實在?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