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9點,洋河鎮閘口村江山春曉小區黨群微家的書法課上,10歲的小軒正握著毛筆,一筆一畫臨摹“安”字——筆尖頓收間,這個曾總抱著手機的男孩,如今每周最期待的就是這90分鐘的筆墨時光。
這是閘口村聯合村社工室、宿遷市智匯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開的愛心書法班,自今年起每周六上午9:00 - 10:30開課,近20位青少年學員成了這里的常客,小軒就是其中之一。“剛開始握筆像抓筷子,現在能寫完整的楷書筆畫了。”小軒舉著練習紙,紙上“人”“木”等字橫平豎直,旁邊還貼著講師蘇老師批改時畫的小紅星。
課堂里沒有大課的喧鬧,近20位學員分在四張長桌:6歲女孩小彤正皺著眉調整握筆姿勢,蘇老師蹲在她身邊,指尖輕輕糾正她的指距;12歲男孩小浩則在臨摹“多”字,不時抬頭向老師請教“撇畫怎么寫更舒展”,桌上擺著項目組免費提供的毛筆、宣紙與字帖。“之前擔心孩子周末光抱著手機刷視頻,現在他回家會主動鋪開練習本寫兩頁,連作業卷面都干凈多了。”小軒的媽媽站在教室后門,看著孩子專注的側臉笑著說。
![]()
![]()
![]()
社工李燕記得,開班前走訪時,不少家長提出“想讓孩子學書法,但外面培訓班收費高、距離遠”。于是村社工室特意邀請到退休老教師老黨員蘇永軍,還安排志愿者提前整理教具,教室內每周都保持滿座。黨群微家的墻上,已經貼滿了學員作品。
“下周要教寫‘孝’字,準備讓孩子們寫給家里長輩。”小區黨支部書記朱建宇說,不用搞復雜的活動,能讓孩子們放下手機、愛上傳統文化,這樣的“小課堂”就很有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