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股再度遭遇“寒流”。11月5日早盤,港股市場延續弱勢格局,三大指數集體下跌,科網股板塊成為下跌主力軍。主流ETF方面,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跟隨指數重挫,一度跌超2%。持倉股跌多漲少,嗶哩嗶哩、騰訊音樂、金山軟件、華虹、商湯、小鵬汽車等領跌,阿里巴巴跌超2%,成交額已超60億。
面對當前的調整,市場該如何解讀?東吳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截至2025年10月31日,恒生科技指數風險度回調至52.69,處于中位區間,顯示目前市場情緒相對平穩。趨勢維度方面,10月上旬,快線向下穿越慢線,空方力量暫時占據主導,但市場在跌破支撐線后迅速反彈。籌碼分布方面,當前位置下方籌碼峰形成支撐位,下跌幅度有限;但同時當前位置上方也存在籌碼堆積,短期內突破存在壓力。預計短期內仍可能呈現寬幅震蕩的走勢,中長期等待國內與海外的政策催化。
值得一提的是,該機構認為未來有三大催化劑值得關注。具體來看,該機構指出,自10月31日以來展望后市,恒生科技指數的走勢或將受到宏觀數據、政策動向及行業業績三重因素的共同影響。1)海外宏觀方面,若PMI、當周初次請失業金人數等數據不及預期,可能強化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元走弱,外資回流港股,利好科技股估值修復。國內宏觀方面,11月官方制造業PMI若回升則提振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信心,利好港股科技板塊風險偏好。2)政策方面,美聯儲會議紀要、鮑威爾杰克遜霍爾講話、理事沃勒表態以及12月最終的FOMC會議決策若釋放一定鴿派信號將推動風險資產反彈。3)行業事件方面,阿里巴巴、網易等重要權重股三季報表現若有超預期業績或帶動個股及板塊反彈。
盡管短期承壓,但從估值角度看,當前或許正是“危中有機”的時刻。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標的指數最新估值(PETTM)僅為22.59倍,處于指數發布以來約26.83%的估值分位點。換句話說,當前估值比歷史上73%以上的時間都要便宜,已經進入歷史低估區間。
綜上,短期調整反而可能成為中長期布局的良機。展望后市,港股科技板塊更加受益當下以AI為代表的產業趨勢,美聯儲降息背景下外資回流或超預期,疊加南向資金持續增持,四季度恒生科技仍有望迎來轉機。對于沒有港股通賬戶的投資者,或可通過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一鍵布局中國AI核心資產。(場外聯接A/C:013402/0134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