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團,從巔峰到谷底,牽扯到多少供應商和投資人。
許家印在2023年9月底被抓之前,其實從2018年就露出了資金鏈吃緊的苗頭。那時,恒大開始跟供應商改結算規矩,本來是按工程進度分期給錢,現在改成項目全做完再一次性結清。
這事一出,很多建材商、施工隊和裝修公司就覺得不對勁,因為他們得先墊一大筆錢進去,回收周期拉長了,風險自然就上去了。
![]()
供應商們是最先聞到味的,畢竟他們天天盯著恒大的賬款,誰家資金鏈出問題,他們門清得很。
2018年下半年,好多供應商接到恒大的通知后,就開始私下合計。有的老板直接給許家印打電話問情況,許家印說這是為了優化供應鏈,把實力弱的篩出去,提高整體質量。
聽起來挺像那么回事,但供應商里頭老油條多著,嘴上說信,實際行動上就開始收手了。有些干脆不接恒大的新活了,轉頭去追舊欠款,心想風險太大,早點止損為好。
![]()
還有的挑著接,只拿小部分項目,不像以前那樣饑不擇食。這些人一方面有點信許家印的話,一方面又不敢全信,因為手里頭還有不少錢壓在恒大那,得邊走邊瞧。
還有少數人繼續全盤接單,墊資干活,覺得恒大這么大,不會出事。
其實,恒大那時債務規模已經很大了。具根據后來公開的數據看,2018年恒大總負債超過1.8萬億元,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都漲得快,流動性壓力不小。
![]()
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融資難了,恒大靠高負債擴張的模式開始搖晃。供應商們在行業群里交流,有人說恒大招標時壓價狠,承諾后期補,但實際兌現慢。
這就逼著大家分散風險,去接其他房企的單子,比如轉向碧桂園或萬科的項目,避免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
2019年,恒大資金問題沒緩過來,反而用財務手段遮掩。半年報里收入看起來漲了不少,其實是通過提前確認銷售收入,虛增了2000多億元。
![]()
這招讓報表好看,穩住了銀行和投資人,但供應商不傻。項目實際開工少了,完工的也少,收入反倒高了。這事讓不少人起疑。
加上許家印在2019年10月1日國慶時上天安門城樓觀禮,還拍照片到處傳,表面上風光無限,像是給合作伙伴打氣。
但有些供應商覺得這反常,以前許家印不愛這么高調,現在突然宣傳自己,肯定有貓膩。
![]()
那年恒大繼續推項目,但欠款拖得更長了。有些供應商發現,約定三個月結的款,實際半年都拿不到手。這就導致大家加強防護,比如要求恒大給預付款或房產抵押。
2018到2019年,房地產企業違約風險整體上行,恒大是典型,供應商壞賬率蹭蹭漲。
恒大發行債券籌錢,但市場信心開始掉。供應商老板們在各種商會聚會時聊這些,有人分享怎么審恒大的報表,看負債率和現金流,判斷還能不能繼續合作。
![]()
整體上看,這段時間恒大問題從隱形變顯形,供應商從被動等款變成主動調整,脫離的勢頭越來越明顯。
在這堆供應商里頭,有個潮汕人特別醒目,就是寶鷹股份的創始人古少明。他是普寧人,早年從當地糧管所當會計起步,90年代調到深圳一家國企裝修公司做財務經理。
深圳那時搞大建設,古少明算賬準,又有潮汕老鄉幫襯,接了個項目,就在1994年創辦了寶鷹集團的前身。
![]()
公司起步靠深圳本地市場,但真正壯大規模,得虧恒大。
恒大一度給寶鷹貢獻了40%以上的營收,不僅墊資裝修,還在2015年入股恒大50億元。這綁定深了,古少明作為財務出身,一直盯著風險。
從2018年起,古少明就讓寶鷹減了跟恒大的合作。作為主力裝修供應商,項目量降了,但恒大報表收入不降,他覺得不對勁。加上許家印的照片宣傳,古少明更警覺了。
![]()
沒有確鑿證據,但他不賭,假設恒大還不上錢,就開始計劃賣公司徹底脫身。
古少明行動快得驚人,2019年12月,他就跟珠海航空城發展集團談好框架協議。珠海國資快速做盡調,2020年1月15日簽正式協議,1月20日過戶完成。
古少明轉了22%的股份,套現14.6億元。這時機掐得準,剛走沒多久,恒大就債務違約了,其他供應商想學都來不及。
![]()
古少明的財務背景幫了大忙。從糧管所到國企經理,他對賬目敏感,恒大一有風吹草動,他就繃緊神經。
寶鷹借殼上市后,業務依賴恒大,但古少明早早分散了點風險。2015年入股恒大是高點,但2018年調整結算時,他就減合作。
相比其他供應商還抱著僥幸,他直接切斷所有聯系,避免了后來的大坑。
![]()
恒大債務危機真正爆發在2020年下半年。那時商票兌付出問題,好多持有人到期拿不到錢,恒大說要排隊,時間不定。
2020年9月,有文件流傳,說恒大負債超8000億,求政府幫忙重組,但沒成。供應商們慌了,追款更急。2021年,恒大流動性徹底崩,停工項目多,應收賬款成壞賬。
寶鷹那時候已經被珠海國資接手,承受了沖擊。
![]()
2021年寶鷹對恒大計提壞賬16.75億元,2022年再補5.84億元,加上其他非恒大客戶回款慢,連續虧損。2021到2024年,寶鷹虧了超50億元。
2025年上半年,寶鷹還虧了幾億元。10月24日,珠海國資推動控制權變,增發股份募8億元,引入兩個民營投資人,同時委托表決權,讓公司從國資回歸民營。
這招是為了避免退市,但國資虧慘了,股價從高點腰斬都不止,直接轉股肉疼,只能增發稀釋。未來寶鷹能不能翻身,得看新投資人怎么整,但回本得等股價起來,時間不定。
![]()
參考資料:
1、*ST寶鷹易主:恒大陰影下國資黯然撤退,傅氏姐弟“改命”進行時 鈦媒體APP 2025-10-27
2、*ST寶鷹三度易主,新控股股東8億募資補血,擬跨界光電半導體 華夏時報 2025-10-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