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了更進一步的發現。去年夏天,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在杰澤羅隕石坑的西側內雷特瓦峽谷中,發現了一處巖層,而后采集了一份獨特的巖石樣本。
部分巖石樣本經過了研究,相關結論在近期發表在了《自然》上。科學家第一次提出巖石可能記錄了35億年前火星上微生物的活動痕跡。在此之前,火星上發現過有水的痕跡,科學家也推測至今火星某處依舊存在水。但是這些證據對于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都是間接性的。
![]()
而這一次,科學家說發現了火星微生物曾經的活動痕跡,具體情況是怎么回事呢?
在火星巖石上發現了微生物的“糞便”
毅力號火星車發現的巖層被稱之為“光明天使”,采集的巖石樣本被稱為“切亞瓦瀑布”。火星車所處的杰澤羅隕石坑,在30多億年前是一個具備潛在宜居條件的河流湖泊系統。簡單來說,在火星的歷史上,這片區域應該是水域或者沼澤,河流匯聚在此地,形成了廣闊的三角洲。
![]()
毅力號火星車在這一地區進行探測活動,行程在29km左右,最終在內雷特瓦峽谷的“光明天使”巖層處鎖定了擁有過生命痕跡的目標。
這些巖層在火星歷史上可能位于河谷底部,在火星表面仍舊有水流動的時期,巖層是在底部一點點沉積起來的。那這些巖層又怎么能夠說明有生命活動過的跡象了?那是因為毅力號火星車發現了鑲嵌在巖層中的綠色小點兒。
![]()
科學家將這些綠色小點稱之為罌粟籽,其中還含有富磷鐵礦物,也就是藍鐵礦。而被采集的“切亞瓦瀑布”巖石中存在著被稱為豹紋斑點的微小環狀結構。
科學家經過分析發現,結構的外層是由深色含磷鐵礦物構成,內層是一種名為磁黃鐵礦的含硫鐵礦物。
![]()
上述發現能說明什么問題呢?簡單來說,以上發現的成分好比是微生物的“糞便”。因為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有機物會向巖層中的鐵轉移電子,從而形成藍鐵礦或者是磁黃鐵礦。
而在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活動機制也是如此,它們可以分解有機物,然后將電子轉移給礦物質,進而釋放能量。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留下特定礦物的副產物。簡單來說,這就是生命活動或者說生命代謝過程中留下的痕跡,類似于人類或者是其他大型動物進食之后產生的代謝物。
![]()
糞便這種說法不太精確,但是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在科學家眼里,如果在巖石上發現的礦物是在以上條件下形成的,那么這絕對就是微生物代謝活動留下的痕跡,自然也就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
科學家雖然很樂觀,不過在最終發表論文的時候,并沒有將發現的斑點稱之為生命跡象,而是更謹慎的將其稱之為潛在生命信號。那么,別的科學家對于新發表的論文又是什么樣的看法呢?
![]()
科學界還是更謹慎的態度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施羅德認為,上述發現并不構成確鑿證據,當然,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首次在火星上觀察到與生物成因相符的化學過程。
換句話說,一顆星球上如果存在過生命,一定會留下各種各樣的痕跡。但是像火星這樣的星球,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劇烈的變動,生命存在的痕跡基本上都被抹除干凈了。然而在巖石等這些地方,確實有可能還會存留一些痕跡,可這些東西已經屬于孤立的存在,要證明生命存在過,確實應該更謹慎。
![]()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殷宗軍也向媒體表示,生命存在的直接信號包括了生物的活體,或者是化石,或者是遺跡化石等等。就比如說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過恐龍,而現在人類則發掘出了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這些情況都屬于直接證據,能夠直接證明生命或者說某種生物的存在。
而間接證據則是生命曾經存在時活動過留下的痕跡,比如生命留下的糞便痕跡,新陳代謝導致的元素富集或者同位素分餾信號等等。這些信息也能夠間接證明生命存在過。
![]()
但問題就在于,在某些礦物質中發現的信號也可能是其他非生命活動中形成的,這就是為什么把這種情況看成是間接證據的原因。
也就是說,時間太過于久遠,即便在火星的巖層中存在著微生物新陳代謝時留下的痕跡,而這些痕跡已經轉化成為了特殊礦物質的信號存在,可是由于這些信號也會在非生命的過程中形成,所以就會構成新的疑點。
![]()
還有的科學家直接表示,NASA科學家發現的樣本就是間接證據。即便有了更多的發現,也能夠說明這些發現跟生命活動有關,但是卻不能直接證明存在生命或者是存在過生命。
如何才能夠直接證明?
毅力號火星車發現的巖石樣本并不能帶回地球,科學家是通過遙控的方式進行研究的。這樣一來,整個研究過程就會存在短板,因為要證實這些東西是由古代微生物形成的,必須得使用更先進的實驗設備進行深入研究。
![]()
也就是說,必須得把采集的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實驗,才能夠得出更確定的結論。很顯然,現在人類還做不到這一點。
火星不是月球,距離地球相當遙遠。目前不管是美國還是我國,發射的探測設備都只能夠在火星表面進行探測活動,而不能夠把樣本帶回來。
![]()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火星車發現了某些東西,也只能利用自身攜帶的設備進行有限的研究和觀察,地球上的科學家也只能利用火星車傳會的有限數據進行分析,這樣一來,是否存在生命的跡象,所有的發現都只能算是間接證據。
目前的人類雖然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但是根據在火星上的探測和發現,也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進行研究。比如說在地球上尋找到與火星類似的環境,然后在這種環境里去發現有沒有微生物活動留下的痕跡。如果也有類似的反應,那就可以進一步證明火星上也許存在過生命。
![]()
但是這些對比情況依舊不能算是直接證據,因為此前已經說過,非生命活動的一些過程也會產生某些類似的跡象,所以要想直接證實,還是得把火星上的樣本帶回地球才行。
依照目前的航空航天能力,我國還有美國也只能把月球上的樣本帶回來進行研究,雖然可以向火星發射探測設備,但是還不能夠做到返回來。
![]()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一直在雄心勃勃的推動火星探測,不過馬斯克也沒有說過什么時候能夠把火星上的樣本帶回來。
而在這一方面,我國已經提出了相關的規劃,最終的目標就是把火星上的樣本帶回來。
![]()
“天問三號”采樣返回任務
目前,對于火星的探測一直在持續推動之中,美國已經先后發射了勇氣號、好奇號、毅力號火星車。此前的勇氣號火星車曾經在古謝夫隕擊坑發現了古代溫泉環境的證據。
好奇號火星車在蓋爾隕石坑的巖從中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這些發現都為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生命提供了線索。而毅力號火星車此次則發現了更多的直接證據,對科學家來說,未來證明火星上存在過生命將變得越來越有利。
![]()
我國此前發射的“天問一號”和“祝融號”探測的區域是火星的烏托邦平原,這里被認為是火星古海洋或者是湖泊的遺跡,對于尋找生命痕跡來說是絕佳的場所。
今年4月份,國家航天局正式表示,2028年前后將會發射“天問三號”,主要任務就是在火星上取樣返回。如果接下來能夠將火星上的樣本帶回來研究,勢必會向前邁進一大步,對于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也將能夠獲得更直接的證據。
![]()
所以說,接下來的火星探測將是十分龐大的任務,不過每一步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只要能夠獲取直接的樣本,未來的研究就會變得更加順利。
另外,歐洲空間局也計劃在2028年發射火星探測設備,這也意味著火星探測的熱潮將會被推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那么到2030年以后,對于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的研究,應該會有實質性的突破。
![]()
結語
今后一段時期,圍繞火星的探索還會有更大的動作,一方面是要解決前往火星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就是要解決采樣以及返回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兩大問題,最終才能夠去研究和證實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
把火星上的樣本帶回地球,這是十分巨大的工程,面臨著很復雜的技術考驗。而我國正在推動這項進程,說明我們在探測火星領域已經達到了國際最先進的水平。截止到目前,只有我國和美國實現了火星著陸和巡視探測。
![]()
探測火星不僅僅是為了證實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也更是為了了解人類的過去以及地球的歷史。每前進一步都可以逼近真相。火星上的每一塊巖石,每一處隕石坑里,都還存在著未知的謎團,技術正在帶領我們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參考資料:
《解開火星生命之謎還得多久?》 科技日報 2025年10月23日
《火星取樣返回,我國計劃2028年前后發射天問三號》 央視新聞 2025年4月2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