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問題一直是個繞不開的坎兒,大陸這邊總想著和平統一,臺灣那邊卻總有各種聲音冒出來。最近幾年,島內媒體風傳媒拋出的那五個條件,又被翻出來熱議了。
![]()
2023年2月14日,風傳媒刊登了一篇投書,作者用筆名叫杰克,標題叫“我的一國三制的解決方案”。文章里頭直奔主題,針對大陸的一國兩制,提出所謂一國三制,還列出五個具體條件,說大陸要是答應了,臺灣就能主動回歸。
![]()
第一個條件,是讓臺灣以“中國臺灣邦”的形式存在。意思是說,統一后臺灣不是簡單回歸,而是像聯邦制里的一個邦,自主制定邦旗、邦徽、邦歌,甚至對外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內部結構變聯邦模式。中國本來是單一制國家,這么一搞,就成聯邦了,臺灣就有了主權國家的權力,軍隊自理,互不侵犯。這明顯模糊了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怎么可能點頭。
![]()
第二個條件,保持臺灣現有政治架構不變。臺灣現在是半總統制,一府五院,包括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還想繼續用中華民國憲法,175條全保留。一個國家兩部憲法?這在美國聯邦制里都沒戲,何況中國強調單一制。這要求,等于想讓臺灣繼續用舊稱號,政治上獨立運作,和一國兩制沖突太大,大陸自然不買賬。
第三個條件,允許臺灣保留軍隊,不歸解放軍管。選拔、訓練、演練全由臺灣自己決定,大陸部隊不能過海峽中線或防空識別區。鄧小平當年提一國兩制臺灣模式時,確實說過可以保留一定數量軍隊,但那是有限度的,像香港澳門都沒這待遇。風傳媒想讓臺灣軍隊完全獨立,還不讓解放軍進駐,這等于回歸了還想保持軍事分離,大陸覺得這不是統一,是在埋雷。
![]()
第四個條件,給臺灣外交自治權。外交是中央事權,一個國家怎么能讓地方自己玩?風傳媒說臺灣能參與國際事務,但這等于承認臺灣是獨立實體,和一個中國政策對著干。大陸底線就是外交統一,十幾億人也不會答應讓步。
![]()
第五個條件,限制大陸人在臺灣的活動。理由是臺灣地小人多,回歸后大陸人涌入,會擠壓經濟資源。表面聽有理,但骨子里是排斥融合,怕中國化。兩岸交流本來該促進理解,這么限制,反倒加深隔閡,還給臺獨分子壯膽。大陸覺得這不利于民意融合,違背正常交往。
![]()
這些條件一出,兩岸媒體炸鍋了。大陸這邊多家平臺轉載討論,像網易、搜狐、頭條,都說這是霸王條款。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它們表面贊同統一,實際每條都戳主權底線。聯邦制不符合中國國情,馬克思恩格斯早反對過,認為單一制更利于集中統一。歷史上聯邦制容易分裂,國家亂時地方鬧獨立。風傳媒的提議,被指是臺獨新外衣,借統一名義搞分離。
大陸回應很明確。2022年8月10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了臺灣問題白皮書,和1993年、2000年的版本不同,這次刪了“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臺”的承諾。意思是,解放軍可以進駐,臺灣政治空間縮小。
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涉臺部分,只說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連續兩年沒提和平統一。國臺辦后來澄清,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是方針,但對頑固分子不會手軟。學者分析,這是在滅臺當局氣焰,要是繼續對抗,下步可能是軍機繞臺、航母示威。
![]()
風傳媒的政治立場偏綠,多次邀請綠營人士談兩岸。2023年提出一國三制時,正值兩岸緊張,臺灣當局把大陸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風傳媒這步棋,被視為配合當局,激化矛盾。張果軍作為老板,審閱批準發布,文章迅速傳播,但沒改變大陸立場。反而讓大陸更堅定,一個中國原則不容挑戰。
這五個條件聽著像談判籌碼,實際是空談。臺灣回歸不是交易,得基于互信。風傳媒提這些,暴露部分島內人士還想搞特殊,保留一切舊有東西。但統一是大勢,霸王條款只會讓事兒更復雜。兩岸同根,同文同種,早點溝通,才是正道。否則,繼續對立,只會傷民意。
臺灣問題根源在歷史,解決靠現實。風傳媒的提議,沒推動統一,反倒提醒大家,一個中國是底線。未來怎么走,得看雙方智慧。希望別走到對抗那步,大家都想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