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剛上任,正好趕上了多個重要的外交場合。尤其是她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會晤,因對美外交中的“諂媚”表現引發(fā)日本國內廣泛爭議,其與特朗普的互動被批“有失日本顏面”,甚至被右翼網民稱為“日本之恥”。而日本也罕見進行了一場大討論,爭論該國到底是誰的“狗”。
在特朗普訪日期間,高市早苗被指動作夸張,如在美軍航母上“轉身蹦跳揮手”“挽臂特朗普”等,日本網民批評其“像狂熱粉絲”,缺乏首相應有的莊重。特朗普在歡迎儀式上未按慣例向日本國旗鞠躬,高市早苗“一路小跑招呼”的場景被形容為“女招待姿態(tài)”,加劇了“不對等”的批評。執(zhí)政黨認為這是“鞏固日美同盟”的成果?,但日本不少網友不吃這套。其實這些表現都是其次,更重要的還是,這次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美國簽署了涉及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的協議。協議要求日本在能源、人工智能、關鍵礦產等戰(zhàn)略領域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且日本收回投資前,美日平分利潤;回本后美方占90%,日方僅留10%。
![]()
有意思的是,有一個博主發(fā)了抨擊高市的帖子引起了很多討論,可以分成好幾類,有把博主打成“非國民”讓他滾出去的,也有人認為為了對抗,作為狗也只能忍受,“總比當中華之犬好”“總比當俄羅斯的狗好”“資本家和財務省的狗”,.......然后又從對立開始更深層的思考,“你是誰的狗”“到底是誰的狗”,只有少部分人發(fā)出疑問“難道就不能不當狗嗎?”果真是有深度的討論,大概唯一的共識就是確定了物種。?
??
![]()
而這種討論我們不理解,看著都覺得抽象、滑稽,其實也反映了當今日本人的一些認知,對日本的衰落,以及地緣困境已經有了很清晰的認知。從根源來看,日本古典的“事大主義”,即基于國家實力的強弱,永遠跟著強國混,準沒錯。日本人把這種這種觀念內化以后,所以幾乎不會有什么羞恥感,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處世之道。所以說美日同盟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存之道,必須牢牢抓住,所以也不要指望他們有什么對華政策上的調整,終究還是基于中美關系怎么樣,他們就怎么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