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效能,著力營造健康經營生態,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市場監管局全面推行市場主體風險分級管理機制,通過科學定級、動態管理、差異施策多措并舉,實現“服務+監管”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科學定級,繪制“精準畫像”
科學評分是基礎,為確保風險等級評定客觀公正,執法人員從行政許可、監督抽檢、投訴舉報、行政處罰等多項關鍵指標入手,對轄區內經營主體初步進行靜態評分,同時深入商戶店鋪、生產車間一線,開展“面對面”走訪核查,對制度管理、場所環境、臺賬記錄、應急處置等各類經營要素進行實地摸排,以“線上篩查+線下核驗”結合的方式,對市場主體進行全方位“體檢”,并依據綜合評分結果,將其科學劃分為A(低風險)、B(一般風險)、C(較高風險)、D(高風險)四個等級,建立起“一戶一策”的動態風險檔案,為精準監管打下堅實基礎。
動態管理,激活“治理效能”
動態管理是支柱,儀隴縣市場監管局牢牢把握風險分級動態屬性,用好這張反映市場主體經營狀況的“晴雨表”,從而實現監管資源的精準配置,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既要關注新入市者的“成長周期”,設立初始風險等級并設置1-2個月的觀察期,加強針對性指導;也要清理未經營者的“沉淀風險”,對“失聯”或“已注銷未經營”的經營者,經核實后予以標注并分類處置,防范“僵尸”主體風險。另一方面,明確市場主體的等級升降路徑,如存在抽檢不合格、發生安全事故、投訴舉報查實、發現虛假宣傳等情形的,及時提高風險等級加強監管;反之,對符合連續年度檢查無問題、積極整改并通過驗收等情形的經營者,則及時予以降級,實施激勵性監管。
差異施策,彰顯“監管溫度”
分類管理是靈魂,在既定分級下,對不同級別的市場主體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做到信任監管A級主體,服務指導B級主體,責令整改C級主體,嚴格管控D級主體,確保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針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等重點行業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推動市場主體從“要我合規”向“我要合規”轉變,最終做到監管與服務并重。
目前,儀隴縣市場監管局已對轄區內1200余戶市場生產經營主體開展風險分級工作,并對各主體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即時指導和持續跟進。下一步,該局還將繼續深化風險分級分類管理改革,不斷提升監管的精準有效性,為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毛吉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