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蕾 記者 寧迪)11月3日,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中外企業家對話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智庫、國際組織、駐華使節等近170位代表參加對話會,圍繞推動創新發展、深化開放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開交流。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李鎮在致辭時指出,企業是全球經濟體系的關鍵一環,要以創新重塑增長動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在產業革命的浪潮中爭取主動、把握未來。“國資央企愿與全球伙伴繼續攜手同行,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共同書寫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共創全球經濟繁榮發展的美好未來。”他說。
“中國企業在塑造全球創新格局、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爾格·布倫德在視頻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深刻變革之中,技術革命重塑產業格局,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低碳轉型邁入快車道。他呼吁全球要攜手夯實信任、創新與可持續性三大基石,為未來繁榮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把握人工智能革命與數字經濟的巨大潛能,推進綠色與數字的“雙重轉型”,培育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和韌性的創新體系。
會上,中國華能副總經理李啟釗表示,中國華能愿與國內外各方一道,加強務實交流合作,加快實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動,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保障全球清潔能源產供鏈安全,攜手推進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持續研發投入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底氣。”華為高級副總裁楊友桂做出判斷,企業只有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真正融入戰略、流程、組織上,并且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上真正落地,才能構建企業的競爭力,造福人類社會。
“在應對能源安全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外企業的合作變得前所未有的關鍵,也蘊含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亞洲高級副總裁納塞爾說。為提升產業鏈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法國電力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萬麗荷建議,中外企業可建立區域供應鏈協作網絡,推動標準化與數據共享,構建開放協作的產業集群或生態系統。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認為,只有開放合作的供應鏈,才能帶來共贏局面。她希望,中外企業可以在更多第三方國家開展互利共贏合作,共同為推動世界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