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今年以來,長沙市雨花區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緊盯目標抓謀劃,聚焦問題抓整改,凝聚合力抓聯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通過創新機制、質效攻堅,一套規范行政執法“組合拳”打下來,讓執法既有法治“力度”,又含服務“溫度”。
織密監督網,執法力量擰成“一股繩”
“現在誰來查都是第一時間‘亮證’‘掃碼’,不僅執法人員有資質,還有執法監督員伴隨檢查,就一個感覺——放心、實在!”結束一次日常檢查,長沙市雨花區經營建材生意的周文華(化名)感受到變化:今年不僅迎檢次數少了,整個流程也更加透明公正,生產經營一點不耽誤。
守住“嚴格執法關”,首先要強化執法隊伍重建設。確保“查的人”有資格,是雨花區司法局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的第一步。
近年來,雨花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資格“準入+退出”機制,動態管理執法證件:2025年以來組織2次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含涉企檢查專項考試),77人通過考核獲得執法資質;對退休、調離人員及時注銷證件,杜絕“無證執法”。
同時,該區司法局邀請省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專家開展專題培訓,100余名執法骨干系統學習涉企檢查規范,還匯編政策文件、典型案例成冊,發放至全區各執法單位和街鎮,讓執法人員“懂規矩、會執法”。
通過拓寬行政執法監督社會渠道,一批來自各行各業、有著專業知識與豐富社會閱歷的行政執法監督員扎根全區,為執法效果再上一道“法”碼。
“發現某部門重復檢查,我當天就向司法局反映,司法局3天就進行了核查反饋。”作為雨花區第一批行政執法監督員,某環保公司高管李女士的經歷頗具代表性。
該區設立6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選聘24名監督員——涵蓋企業高管、人大代表、律師、醫生、社區工作者等,覆蓋環保、醫藥、物業等重點行業。這些監督員不僅能收集企業訴求,還可參與“伴隨式執法”,全程監督檢查過程。
清單化管理,執法內容“不越邊界”
“某產權人把列入區級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場地出租給餐飲經營戶。在裝修期間,該檢查哪些內容?對文物的安全巡查算不算涉企行政檢查?”談及前段時間一次涉企行政檢查,雨花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回憶道。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相關規定,行政檢查是行政機關為履行管理職責,對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及執行行政決定的情況進行巡查、核驗的過程性行為。
“由于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人不是企業,使用人又還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沒有實際開展經營活動,所以對該文物的安全巡查工作不列入涉企行政檢查。”經與執法監督聯系點代表進行研究探討,區司法局以制發工作提示函形式,督促行政管理部門規范開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做好文物使用人的責任宣講。
為進一步明確“查什么”,該區全面梳理區本級43個行政檢查主體,將28個執法單位的244項涉企檢查事項、25個單位的154項年度檢查計劃,全部通過政務網公示。企業登錄平臺就能查詢誰來查、查什么、何時查,杜絕“暗箱操作”。
公示“檢查清單”,讓企業“心中有數”;跨部門綜合檢查,讓企業“減負上陣”。
在省、市清單基礎上,雨花區積極推動跨部門綜合監管與聯合檢查。截至10月,全區通過省“一體化平臺”掃碼入企檢查1887次,涉企檢查平均時長縮短40%,重復檢查率下降67%。
引入智慧監管機制,非現場“無擾檢查”也成為雨花區涉企行政檢查的“新常態”——通過“掃碼入企”記錄檢查時間、內容、人員,實現全程可追溯,對環保、應急等領域,優先采用遠程監測手段,減少現場檢查頻次。
“環保檢查現在搞‘一次檢查、全面體檢’,一年到頭來一次,我們不用老是迎檢,省出的時間能多接兩筆訂單。”某化工企業環保負責人說。
剛柔并濟,執法顯力度又有溫度
與機械化、程序化的硬性執法不同,柔性執法要求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做到法理情融合、換位思考,在維護法律公正性的基礎上為執法工作的剛性注入新活力。
一次抽樣檢測中,某電動車經營部被檢測出有1臺在售電動自行車不合格,被處以2000元罰款。然而,經營者身患重病,店鋪僅50㎡,靠銷售維修電動車維持生計,這筆罰款可謂壓力不小。區市監局鑒于該電動車經營部存在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的情形,且無違法所得,經營者又身患疾病、家庭經濟困難,決定對其予以減輕處罰,將罰款數額變更為500元。
“執法不是‘一罰了之’,而是通過懲戒性的措施教育行政相對人自覺守法,從而達到預防違法的實際效果。執法機關在充分考慮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當事人主觀過錯和獲利情況的基礎上,對于初次輕微違法行為減罰免罰,引導行政相對人及時自我糾正,既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又能給予企業適當的容錯糾錯空間,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雨花區司法局執法監督科工作人員說道。
規范裁量,讓執法“不偏不倚”;柔性執法,為企業“留空間”,讓經營者感受到執法尺度與溫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針對“過罰不當”等問題,雨花區司法局針對具體案例制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要求其綜合考量違法行為情節、社會危害程度,落實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動態調整柔性執法“四張清單”(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從重處罰清單),避免“一刀切”。
“解決一個問題不算完,要從個案中找共性,建制度防反復。”雨花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建立“案例復盤—問題歸類—系統整改”閉環機制:今年已針對涉企執法案件開展4次集中復盤,梳理出“自由裁量不規范”“文書用語不標準”“溯源核查不徹底”等問題,推動相關部門規范執法程序。
從“個案整改”到“制度規范”,長效發力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針對經開區執法權限交叉問題,雨花區推進執法改革屬地化,成為全省先行試點;在行政復議上,與市司法局協同聯動,對存在法律瑕疵的案件堅決建議撤銷,今年已糾正2起程序違法的涉企執法案件;截至2025年10月,該區累計處理涉企執法問題線索12條。
為確保雨花區行政執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雨花區司法局與區紀委監委協同開展監督執紀,嚴肅查處選擇性執法、怠于執法等行為,既推動解決了企業反映強烈的執法問題,也壓實了執法主體的責任,讓“剛柔并濟”的執法理念在清朗的政治生態和法治環境中得以全面落實。
如今,行走在雨花區的大街小巷,從個體戶到小微企業,越來越多經營者感受到執法監督帶來的變化——檢查少了、服務多了,處罰輕了、指導細了,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暖色調”,正成為這片區域激發市場活力的“新底色”。(劉汕、高源鑫、周洪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