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超落幕,花落泰州。
先說點犯忌諱的話:泰州奪冠,隱憂多多。
因為是第一次舉辦蘇超,必然會存在一些規則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這次的冠軍歸屬,就引起了諸多爭議:
次日,《新華日報》發布《光榮屬于南通》:“站在領獎臺上,南通隊教練隊員們臉上也沒有笑容,那一刻讓人很是心疼。畢竟,“蘇超”最佳陣容中南通隊獨占其三,最佳教練也花落南通,從“南鳥巢”一路拼到“圣奧體”……對于這樣一支球隊,還有什么理由不熱愛?所以,大大方方喊出那句話:光榮屬于南通!”
文章末尾,《新華日報》再次連喊三遍:“親愛的朋友們,《光榮屬于南通》不僅是本文標題,更是一直以來激勵南通隊前行的戰歌,歌詞如下:光榮,光榮屬于南通;光榮,光榮屬于南通;光榮,光榮屬于南通!我們南通一往無前,GO GO GO!”
隨后,《南方周末》刊發《蘇超奪冠,泰州感動你的不只是足球》,婉轉指出:“這次泰州隊“蘇超”奪冠也伴隨著一些球員歸屬的爭議:隊內14名球員的籍貫均非本地籍,均來自長春亞泰U21足球俱樂部。但足球資源在各個地區分布并不均衡,是否在規則內使用職業球員也仍有待商榷。”
![]()
若干自媒體也紛紛爆料,不但泰州隊的球員非本地人,就連教練也是東北人。
我不懂足球,但此前一直關注著貴州村超,因為我對大西南山區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有著較多的了解。
所以,這次江蘇省舉辦蘇超,我也一直關注著。
我在想,因為這次的泰州奪冠存在頗多爭議,因此,以后的蘇超,大概率會修改完善規則,不大可能允許球員全部來自外地了。
否則,江蘇十三個城市爭相效仿聘請外地球員組隊參賽,成何體統?那就失去了蘇超的本來意義,成為職業足球賽了。
因此,泰州盡快組建培養本地足球隊,估計應該已經被擺上泰州決策層的案頭了。
早在元末明初,興化的施耐庵老先生的巨著《水滸傳》里,就出現了大宋朝高俅踢足球的場景。
很遺憾,如今,好像興化市對足球不感興趣。
別說足球了,籃球又咋樣?
年少時讀高中,學校操場上豎起了籃球架,校長老師們慷慨激昂:“以后我們還會建足球場!”
至今沒見到影子。
約二十年前,上面有了指示,于是各村都豎起了籃球架,普及了健身器材——反正不要錢,白送的。
不但不要錢,只要你這個村豎起了籃球架,栽種了健身器材,就會有一大筆補貼給村里。
就沖著這補貼,各村爭先恐后響應,迅速行動——本村,就在學校前面一塊呈半個“凸”字形的空地上豎起了籃球架。
就這么個不倫不類的籃球場,居然被興化市的一個什么瞎狗眼的驗收團隊給驗收合格了——這塊補貼的唐僧肉,誰不想咬上一口呢?
至于那些村狗官把這筆補貼款用到哪兒去了,政府不知道,紀委不知道,老百姓不知道,閻王爺也不知道,只有它們自己知道。
君若不信,那就請你到本村來走一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籃球?哪怕是一個破損的有洞的籃球也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可以預見,接下來,泰州市大概率會高度重視并迅速啟動本地足球運動員的選拔培養。
鑒于此,我呼吁咱興化市迅速行動起來,組建興化市足球隊,并為泰州市足球隊輸送人才。
為什么是興化?
因為,興化市是泰州境內的人口大縣,官宣146萬人口,不是興化是誰?
有個成語叫“萬里挑一”。咱興化市,只需從10萬人里面挑選出一個,就是一個滿員的足球隊;若是從1萬人里面挑選出一個,就可以組建10個足球隊。
興化水鄉,草莽之中,藏龍臥虎,豪杰甚眾。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支興化本土足球隊,還能夠踢出點兒名堂來,那么,將會對不死不活的興化文旅業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又將會是多么巨大的經濟效益?
這方面,參照一下貴州村超的爆火,即可一目了然。
組建興化足球隊,其實很簡單,只需一紙公文,要求各鄉鎮按照人口比例保送合格運動員,再由興化市相關部門予以選拔留用即可。
同時明文規定:若有鄉鎮保送的運動員里沒有一個合格的,則該鄉鎮的書記鄉鎮長就地免職,回家抱娃去!
如此,就可以有效避免官場里敷衍應付的慣性惡習了。
呼喚興化足球隊!
呼喚興化足球隊!
呼喚興化足球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