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因為身高猛漲、體重增加,加上嚴重傷病,一度遠離賽場183天。
外界紛紛猜她狀態不行了,可能扛不過這道坎的時候。
她用一枚金牌回應了所有質疑。
11月2日的全運會賽場,全紅嬋和新搭檔王偉瑩代表廣東隊參加女子團體雙人10米跳臺項目。
這是她闊別賽場183天后的第一場比賽。
復出之戰,她和隊友王偉瑩配合穩定,三輪動作完成度很高,最終以0.9分的微弱優勢力壓陳芋汐和張敏潔組合奪冠。
賽后廣東跳水隊教練何威儀在采訪中坦言,全紅嬋是帶傷上陣。
她的腳踝、脛骨舊傷未愈,每天訓練和比賽之后都要貼滿肌貼,靠冰敷緩解疼痛。
起跳、冰敷、再跳,每一步都需要強大的忍耐力。
此次比賽她的動作沒有因為傷病打折扣。水花控制依舊精細,入水依然干凈利落。
奪冠后全紅嬋沒有過多展示情緒,只是在社交平臺發了一句“我真棒”。這是一種安靜但堅定的回應,告訴所有人,她從未真正離開跳臺。
教練組在賽前就已決定,全紅嬋只參加雙人項目,避免單人賽高密度的訓練和多輪次的競技負荷引發舊傷復發。
這是對她長期職業規劃的一部分考量,并不是臨時的退縮。
![]()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一個年紀輕輕的運動員,會有那么多傷。
但事實是,從東京奧運到國內外各類比賽,全紅嬋幾乎沒有停歇地連續作戰。
高頻率的訓練與比賽,帶來的不僅是成績,還有積攢下來的身體負擔。
這次傷病波及的不僅是關節,還有軟組織,一度出現關節腔積液、韌帶緊張等問題。
恢復期間,她每天都得接受針灸、理療,還需要高壓氧艙輔助治療。
休養的這半年,對全紅嬋來說并不輕松。
五月份因傷退出全國冠軍賽后,她的動態便成了關注焦點。
![]()
關于她身體變化的討論,遠遠超過了她的恢復進展。
隨著恢復訓練的照片與視頻零星流出,輿論開始圍繞“發胖”二字展開。
看到全紅嬋站在跳臺邊,明顯比隊友更壯實,便認定她“管不住嘴”、“放棄了身材管理”。
還有人直接在社交平臺留言,說她“狀態回不來了”、“這身材怕是跳不動了”。
對這些評價,她沒有回應。
但事實是,她的身高明顯增長,進入青春期之后,體重隨之增加,是完全正常的生理變化。
![]()
只不過,對公眾而言,他們似乎更習慣全紅嬋當年那個瘦小敏捷的模樣。
一旦出現偏差,就立刻貼上“不自律”、“退步”的標簽。
甚至有網友拿她在生活中吃水果的照片做文章,硬生生說成是毫無克制。
身為職業運動員的全紅嬋,飲食和訓練本就處在高度監管下。
廣東隊為她制定了精細化的體重管理計劃,每天需要稱體重兩次,連進食都要按照計劃執行。
沒有人真正去了解這些背后的安排。
更多人只是在一張模糊的照片里找變化,然后將這些變化無限放大。
全紅嬋沒有被這些聲音打亂節奏。
除了訓練,她還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個人規劃——上大學。
今年9月,全紅嬋正式報到,成為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一名新生。
她就讀的專業是運動訓練,安排在特設的“精英班”中,由學院為國家級運動員專門設立,提供靈活的課程安排與一對一指導。
在迎新儀式上,她將自己的一件巴黎奧運會出場服贈予學院,并與院長蘇炳添同框合影。
那一刻,她不是領獎臺上的跳水冠軍,而是普通大學生中的一員。
![]()
開學對她來說,或許是暫時離開輿論場的機會,也可能是她嘗試給自己的人生多留一個選擇。
她按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地走著。
在這段被過度解讀的空窗期里,她用成績回應了一切質疑。
重返賽場第一戰,她就再次上演“水花消失”,裁判給出的高分說明了一切。
即便復出首戰已奪冠,但爭議并未就此停息。部分人質疑她和搭檔第二跳動作不夠同步,卻拿到了和陳芋汐組同樣的分數。
這些聲音質疑裁判偏袒,卻忽略了打分標準是多維度的,不能只靠單一動作判斷整體表現。
對于這些聲音,她沒有過多解釋,只是繼續訓練、比賽。
說到全紅嬋,就總會有人提起陳芋汐。
這兩個年紀相仿、成績接近的跳水選手,從一開始就被擺在同一個舞臺上比較。
從東京奧運會開始,全紅嬋在比賽中超越陳芋汐奪冠,震驚世界。此后,媒體不斷制造兩人“對壘”、“爭第一”的話題。
兩人都曾經歷發育期,都被質疑身材問題,也都受過傷病困擾。
全紅嬋因傷退賽半年,陳芋汐在這段時間里奪下多項冠軍,看似接棒成為“跳水一姐”。
但外界的比較,讓這段本該是良性競爭的關系蒙上一層壓力。
![]()
在一次采訪中,陳芋汐說出過去的壓抑與低落。
她因無法戰勝全紅嬋而失落,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站上跳臺。她提到那些關于“保送”的流言,曾讓她在訓練間隙悄悄流淚。
她說,是因為全紅嬋的存在,才促使自己不敢松懈。
兩人不是誰踩著誰往上爬,而是互相推著彼此走得更遠。
全紅嬋在面對鏡頭時提到過,不希望自己成為“被神化”的對象。她說自己不是天才,她的成績,不是運氣,而是日復一日練出來的。
這句話正好呼應了郭晶晶對她的評價。
![]()
郭晶晶曾說,全紅嬋的三跳滿分她都沒做到,她佩服這個后輩。
但她也強調,跳水靠的不是天賦,而是反復練習的積累。
對未來,全紅嬋沒有畫出宏大的藍圖,她只是想一場場穩穩跳下去。
團隊早已制定長期規劃,為她爭取時間與空間去適應身體的變化,養好傷,再次沖擊更高舞臺。
跳水之外,全紅嬋只是一位普通的18歲女孩。
![]()
她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奪得更多的冠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