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郝文
編輯 | 趣解商業資訊組
近日,餓了么App最新的內測版本已更名為“淘寶閃購”,版本號更新至12.0.1。此次更新的“淘寶閃購”標語為“外賣放心點,美食準時達”。
![]()
圖片來源:微博
就此事,網友們看法不一。有網友表示,“狂喜,現在一個 APP 搞定吃飯和買藥,急著用藥再也不用慌,也太方便了吧!”但也有網友認為,“好家伙,外賣大戰把餓了么打沒了,這一改一點辨識度都沒有了”。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此,餓了么客服中心接線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調整僅為名稱變更,用戶消費權益、數據隱私政策均保持不變,配送運力也正常運轉,商家數量以實際體驗為準,目前暫無查詢到有相關平臺活動舉行,“淘寶閃購也是屬于餓了么旗下的一個業務”。
目前“淘寶閃購”正處于灰度測試階段,僅對部分用戶開放體驗。灰度測試期間,部分用戶可通過“淘寶閃購”體驗餐飲外賣及日用百貨等即時配送服務。目前,餓了么的配送運力已全面承接淘寶閃購訂單,覆蓋更多品類。
不過,外界認為,這一動作背后暗含深意。此次更名是阿里集團即時零售戰略整合的一部分,旨在強化“淘寶閃購”作為統一品牌的定位。
阿里此次調整將餓了么從獨立的外賣平臺轉變為“即時零售”的履約基礎設施,與淘寶流量入口協同,實現“30分鐘送萬物”的目標。自2025年10月起,騎手服裝、App圖標等視覺元素已同步更換為淘寶品牌主色調橙色,進一步強化品牌心智。
此次整合被視為阿里應對美團、京東等對手的“即時零售”競爭舉措,通過資源集中和品牌統一,提升配送效率與用戶體驗。
作為提振消費的關鍵領域,除了阿里,即時零售吸引了越來越多玩家進場。京東入場外賣與酒旅市場;美團將旗下“閃購”業務進行品牌升級,整合外賣與即時零售資源;抖音也被傳將打通即時零售與電商業務。隨著巨頭持續加碼,淘寶也將面臨來自行業的沖擊。
阿里的“團購外賣夢”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時阿里收購口碑網,嘗試打通線上線下的本地生活服務。2018年,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么,進一步擴大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布局。然而,這條道路并不平坦,阿里曾給予餓了么充足的時間獨立發展,但成績未達預期。到2025年初,餓了么與美團的市場份額差距明顯,部分省市只有對手的20%。
![]()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今年,阿里的動作更大。5月,淘寶APP首頁醒目位置閃現新圖標: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已升級為“淘寶閃購”。
據淘寶閃購官方披露,其上線6天超1000萬單,上線27天超4000萬單;到6月底,訂單超6000萬單;到了8月,其日訂單量峰值達1.2億單。
9月10日,“高德掃街榜”的推出,引起行業關注,也被認為是阿里打響了今年“到店第一槍”、目標是重構到店市場的評價信用體系。
9月20日,淘寶閃購的團購業務聯合支付寶、高德,在上海、深圳、嘉興三個城市率先試點上線,首批包括茶飲、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個餐飲品類,涵蓋多家全國連鎖餐飲品牌。
10月22日,菜鳥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菜鳥供應鏈將參與淘寶閃購業務,提供小時達服務。該人士稱,菜鳥已經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區域開始為淘寶閃購提供服務,并計劃拓展更多重點城市,預計會覆蓋3C數碼、服飾服裝、美妝個護、食品等類目。
10月31日,據媒體獲悉,“淘寶閃購”正式發布全新連鎖便利品牌“淘寶便利店”。這一品牌將以閃購倉形態,基于阿里生態的供應鏈優勢,為消費者提供“24小時營業、30分鐘達”的購物體驗,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線。
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透露,預計未來3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平臺帶來1萬億元的交易增量。
今年雙11,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阿里正在加快遠近中場的融合,無論是電商、即時零售,都在加速融入阿里“大消費”的全盤謀劃之中,即時零售將在這個棋盤中進一步接過“到店、到倉取貨”、到家配送非餐飲訂單等新任務。外界對淘寶閃購與餓了么合并的猜測中,也在進一步觀望著阿里對遠近中場結合的戰略野心及協同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