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 ymq120@yeah.net 對于來稿,默認為原創
11 月 3 日的西安中院門外,董先生的哭聲被寒風裹著傳遍街角。這位頭發花白的父親攥著女兒的護士證,等了 16 個月 —— 從 2024 年 6 月女兒董某某被割喉身亡那天起,他每天都在數日子。
庭審持續近5小時后結束,據被害人代理律師歐陽一鵬稱,法院未當庭宣判。
![]()
庭前,被害人父親董先生向記者表示,不接受任何賠償,只希望兇手被判死刑。而讓人心寒的是,庭上師某某多次翻供,態度極差,在最后陳述環節拒絕向其妹妹、家人道歉。
![]()
誰能想到,這個在同事眼里 “最靠譜的搭檔”、父母口中 “省心的女兒”,會栽在一場精心編織的騙局里?
31 歲的董某某護校畢業後干了十年護士,沒換過工作,沒談過戀愛,工資按時上交,唯一的愛好是在家看書。
2020 年經親戚介紹認識師某某時,她大概以為遲來的愛情終于敲門 —— 對方 “老實體貼”,主動做家務,說自己是單身生意人。
![]()
可這層 “完美人設” 下藏著的,是已婚育子的真相,是逐漸顯露的獠牙。
日記里的文字成了最痛的證據:“他在我杯子里放了東西,醒來后看到他手機里我的照片,我知道自己完了。” 從那天起,她的工資 70% 被對方榨取(四年收入 58 萬,自己月花不超 2000 元),被煙頭燙、被鐵凳打,深夜下班必須隨叫隨到,連和同事說話都會遭威脅。
最讓人扼腕的是 2024 年 3 月的報警 —— 那次毆打本是止損的機會,可警方一句 “感情糾紛” 的批評教育,沒能攔住變本加厲的施暴。
直到 2024年6 月 20 日,車里的分手爭執成了絕響,師某某用刀劃破她的頸動脈,開車兜轉一小時才報警,徹底斷送了搶救希望。
有人說董某某 “太單純”,可這真的是單純的錯嗎?耶魯大學的實驗早就顯示,空白情史者對 “信息缺口” 更敏感,更容易被刻意營造的 “神秘感” 吸引。
師某某恰恰拿捏了這點:先用 30% 的 “完美” 博取信任,再用照片、家人、工作作為威脅籌碼,這根本不是愛情,是教科書級的情感操控。
而我國法律尚未將 “情感操控” 單獨入罪,這類傷害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帶。
更該反思的是 “感情糾紛” 這個標簽。當掐脖威脅、肢體暴力已經發生,還能用 “糾紛” 輕飄飄帶過嗎?
福建曾有類似案件,男子因情感糾紛殺人被判死刑,師某某的行為 —— 隱瞞身份、長期施暴、蓄意殺人、延遲報警 —— 哪一點不比前者更惡劣?
那些說 “她該早點告訴家人” 的人,根本不懂被操控者的恐懼。當威脅精準戳中 “好女孩” 的軟肋,當第一次求助沒得到有效回應,沉默成了無奈的自保。這不是受害者的錯,是施暴者的惡,是保護機制的缺位。
![]()
被害人父親
16 個月的煎熬里,董先生說 “生老病死都能接受,唯獨女兒這樣走了心不甘”。這句哭訴該叫醒多少人:感情里的 “完美” 值得警惕,不舒服的直覺要當回事,遇到威脅別等 “下次”,報警、求助、止損,從來不是小題大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