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嘉賓合影
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書法家協會、首都博物館承辦的“隸書源流——第二十二屆北京書法篆刻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開幕式上,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瀟羽,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新明,首都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彭藝,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葉培貴分別致辭;入展作者代表李釗發言。開幕式由北京書法家協會秘書長田靜主持。
![]()
![]()
開幕式現場
張瀟羽表示,希望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書法家協會以本屆展覽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重點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人民為本,二是堅持守正為基,三是堅持創新為要,將書法藝術深度融入首都發展格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書法的深厚力量。
![]()
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向首都博物館捐贈書法長卷
馬新明表示,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始終高度重視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服務藝術家成長成才、服務群眾文藝需求、服務國際交往交流的職責使命,希望首都廣大書法家繼續勇擔文化使命、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深耕古都文脈、彰顯時代精神、堅持服務人民、追求德藝雙馨,用筆墨丹青展現中國氣派、北京特色,書寫時代華章,為文化強國、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
北京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張世俊、段志華向入展作者代表頒發入展證書
彭藝表示,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團諸位藝術家的慷慨捐贈,不僅豐富了首都博物館的藝術典藏體系,更為公眾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向人們講述漢字之美、書法之魂,激勵更多人投身于中華文化的守護與創新。
![]()
啟動儀式現場
葉培貴在介紹展覽情況時表示,此次展覽延續了上屆“篆書源流”精品展“學術與創作并重”的傳統。展覽通過展示兩漢、三國至唐、明清,以及近代的隸書拓片、墨跡、實物等珍貴文獻,結合特邀題跋和入展作品的深度解讀、隸書演變過程的科普,以及將舉辦的“隸書源流”書學討論會,讓大家深切感受隸書從秦代獄吏的“佐書”到漢代廟堂之器的演變歷程。這種“展論結合”的形式,既是對隸書藝術的學術梳理,更是對中華文脈的深情致敬,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展覽的學術性與參與性。
![]()
![]()
展覽現場
入展作者代表李釗分享了自己書法學習經歷和體會。他表示,入展本屆書法篆刻精品展,不僅是對自己過去努力的認可,更是對未來書法實踐探索提出的更高要求。
![]()
![]()
展覽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主要采取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和面向會員定向邀請兩種征稿方式。現代部分,面向社會共收到774件書法投稿作品,經過評審委員會初評、復評、審讀,篩選出115件作品入展。傳統部分,展出歷代隸書作品81件,上至兩漢,下及近代;既有拓片,又有墨跡;既有紙本,又有金石,展出書法史上極為重要的《張遷碑》《禮器碑》《石門頌》等隸書拓本,大多數為傳世最舊本或乾隆前拓本。實物展出收藏家周季木舊藏的東漢《履和純殘石》、史樹青鑒定的漢代《千金氏藕心錢》等流傳有序的作品。墨跡展出王時敏、伊秉綬、何紹基、吳讓之、徐三庚等近50位大家的精品之作。同時,展覽邀請56位書家為《漢廿四字吉語磚拓片》《永和九年磚硯拓片》《陽信宮盆拓片》題跋,請他們解讀古典、開拓當下。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1月4日。
![]()
展覽現場
編輯 | 閆 君
攝像 | 閆 君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6年出版43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58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