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蒙彼利埃冠軍賽剛剛打完,中國隊拿到兩個單打冠軍,日本隊一塊獎牌也沒有得到,張本智和在十六強賽先贏兩局的情況下,被法國選手勒布倫逆轉取勝,決勝局幾個關鍵球張本智和自己打丟了,這已經不是張本智和第一次在重要比賽中失誤,上個月倫敦站決賽輸給德國選手邱黨,關鍵分得分率只有三成多,更早之前的澳門賽,張本智和被中國非主力隊員薛飛直落三局擊敗,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
張本美和在女單八強比賽中被王藝迪以三比零擊敗,她的力量顯得不足,相持階段打不過對手,節奏一亂就只能被動跟隨,松島輝空雖然進入男單決賽,可打法過于單一,對方稍微調整節奏他就難以應對,這幾位日本乒協重點培養的年輕選手在國際大賽中整體表現不佳,實在讓人感到失望。
![]()
日本乒乓球的崛起早有跡象,2017年平野美宇爆冷擊敗中國隊員奪冠,伊藤美誠用生膠打法制造麻煩,張本智和在15歲拿到世青賽冠軍,那時勢頭很猛,但這波優勢沒能持續太久,平野美宇之后對中國隊員連輸九場,現在張本智和也走上老路,今年中國大滿貫賽中,薛飛通過長球迫使張本智和退臺,陳俊菘用生膠彈擊破解張本智和的反手,張本智和在中遠臺反拉時根本接不住球,數據顯示張本智和對中國非主力隊員的勝率快速下滑,他的技術體系已經被對手研究透了。
![]()
日本乒協從2008年起就采取“早參賽、以賽代練”的做法,讓十幾歲的青少年參加世界級比賽,導致他們基本功不夠扎實,張本美和與松島輝空等新星雖然曝光度高,但面對硬仗時常常銜接偏慢、戰術單一、心理容易波動,而中國乒乓球隊不僅人才儲備充足,還能針對每位日本選手進行專門研究,提前部署應對策略,相當于日本隊在明處,中國隊處于暗處。
![]()
很多人沒注意到日本媒體喜歡挑毛病,張本智和每次輸掉比賽,記者都會追問他為什么在關鍵時候不敢發力,張本智和自己也承認,一到決勝局就害怕失誤,動作跟著變形,這不是技術問題,是心態不穩造成的,中國選手哪怕是替補上場也能穩住節奏,這背后有整個團隊的心理訓練體系在支撐,不是靠某一個人硬扛。
日本乒乓球的問題很明顯,小孩子很早就開始訓練,很快就能打出成績,可是基礎并不扎實,技術更新跟不上節奏,心理上也承受不了壓力,對手卻越來越清楚怎么對付他們,過去依靠幾位天才球員撐住場面,現在的新人還在用老方法訓練,一到關鍵比賽就暴露弱點,這種培養模式能不能繼續維持下去,恐怕連日本乒乓球隊自己也沒有明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