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做電商的李總最近跟我吐槽:“當初為了招運營,把提成系數提到 5%,現在生意做起來了,每月提成要發 8 萬,比我利潤還高,后悔死了!可要是當初提成給低了,運營早跑路了,真是左右為難!”
你是不是也有這困擾?傳統 “底薪 + 提成” 就像個死結:生意差時,再高提成也留不住人;生意好時,提成暴漲,老板心疼又后悔。更要命的是,按銷售額給提成,運營只顧沖量不管成本,最后老板賺吆喝不賺錢;按利潤給提成,運營又天天揪著無關成本扯皮,搞得團隊雞飛狗跳。
今天給你一套 “老板不虧、員工有勁” 的運營薪酬方案,拆解 6 大模塊,照做就能解決 “提成虛高、員工躺平、成本失控” 三大痛點!
![]()
一、先算筆賬:傳統底薪 + 提成,坑在哪?
我們先拿李總的案例舉例,看看傳統方案有多坑:
- 李總招了個運營,底薪 5000,按銷售額 5% 給提成;
- 第一年生意差,月銷只有 20 萬,運營提成 1 萬,總收入 1.5 萬,干了 3 個月就跑路了;
- 第二年李總找到爆款,月銷沖到 160 萬,運營提成 8 萬,總收入 8.5 萬,李總凈利潤才 6 萬,相當于 “給運營打工”;
- 更糟的是,運營為了沖量,私自降價 10%,還花大價錢投流,導致毛利率從 30% 降到 15%,李總啞巴吃黃連。
這就是傳統方案的 3 個致命坑:
- 提成虛高,老板后悔:生意越好,提成越高,最后利潤全被提成吃掉;
- 只看結果,不管過程:運營只顧沖銷售額,不管成本、不做基礎工作(如新品開發、滯銷品處理);
- 激勵單一,留不住人:生意差時,員工拿不到提成,很容易跑路。
而我這套方案,核心就是 “拆分激勵、兼顧過程與結果、綁定毛利”,讓老板和員工雙贏。
二、運營薪酬新方案:6 大模塊,老板不虧,員工有勁
這套方案的核心邏輯是:底薪保穩定,績效管態度,提成分兩種(結果 + 過程),獎懲抓重點,增量獎促增長。具體拆解如下:
模塊 1:底薪 —— 按職級定,保基礎保障
底薪不用搞復雜,按運營職級劃分,確保員工有基本生活保障,不用為了溫飽焦慮:
- 初級運營:5000 元 / 月(1-2 年經驗);
- 高級運營:6000 元 / 月(3-5 年經驗);
- 資深運營:7000 元 / 月(5 年以上經驗,能獨立帶店)。
底薪的作用是 “穩人心”,讓員工不用因為短期沒業績就慌著跑路,也為后續激勵打基礎。
模塊 2:績效 —— 管日常表現,不養 “閑人”
績效工資占總收入的 10%-15%,主要考核 “日常表現 + 價值觀”,比如:
- 日常表現(80 分):是否按時完成上架、是否及時回復運營數據、是否配合團隊工作;
- 價值觀(20 分):是否遵守公司制度、是否有責任心、是否積極解決問題。
績效工資的作用是 “篩懶人”,避免員工拿底薪混日子。比如初級運營績效工資 1000 元,達標拿 1000,不達標按比例扣,倒逼員工認真對待日常工作。
模塊 3:結果提成 —— 按毛利算,綁定利潤
這是核心模塊,也是避免 “老板后悔” 的關鍵:提成不按銷售額,按毛利算;提成系數和毛利率掛鉤,毛利率越高,提成系數越高。
具體設計:
- 毛利 = 銷售額 - 直接成本(產品成本、快遞費、平臺傭金、推廣費,這些都是運營能控制的成本);
- 提成系數:毛利率 30% 以上,提成系數 4%;毛利率 20%-30%,提成系數 3%;毛利率 10%-20%,提成系數 2%;毛利率 10% 以下,提成系數 1%。
舉個例子:
- 運營 A 做了 100 萬銷售額,直接成本 60 萬,毛利 40 萬,毛利率 40%,提成 = 40 萬 ×4%=1.6 萬;
- 運營 B 做了 100 萬銷售額,直接成本 80 萬,毛利 20 萬,毛利率 20%,提成 = 20 萬 ×3%=0.6 萬。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運營想多拿提成,不僅要沖銷售額,還要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和老板的利益完全綁定。
![]()
模塊 4:過程提成 —— 激勵基礎工作,不搞 “短期主義”
很多基礎工作(如新品開發、老品翻新、滯銷品處理)短期內看不到結果,但對長期發展很重要。過程提成就是激勵這些工作:
- 起一個新品:200 元 / 個(新品上架后 30 天內有銷量);
- 翻新一個老品:100 元 / 個(老品優化后銷量提升 20% 以上);
- 處理滯銷品:0.3 元 / 個(滯銷品清倉完成);
- 維護老客戶:1 元 / 個(老客戶復購率提升 10% 以上)。
過程提成的作用是 “促長期”,讓運營不僅顧眼前業績,還會做對公司長期有利的事。比如深圳某電商公司,加了過程提成后,運營每月主動開發 3-5 個新品,滯銷品清倉效率提升 40%,公司產品矩陣越來越豐富。
模塊 5:獎懲 —— 抓重點,獎優罰劣
針對工作中的 “亮點” 和 “失誤”,單獨設立獎懲,比如:
- 獎勵:新品 30 天內銷量破 1 萬,獎 500 元;店鋪毛利率提升 5%,獎 1000 元;
- 懲罰:因運營失誤導致產品下架,罰 300 元;推廣費超預算 10% 以上,罰 500 元。
獎懲的作用是 “抓關鍵”,讓運營知道哪些事必須做好,哪些事絕對不能做。
模塊 6:增量獎金 —— 年度激勵,促增長
這是 “老板不后悔” 的核心保障,也是激勵運營沖更高業績的關鍵。增量獎金按 “年度毛利增長部分” 發放,增長越多,獎勵比例越高:
- 假設去年毛利(存量)500 萬;
- 今年毛利 500-550 萬,增長部分按 3% 獎勵;
- 550-600 萬,增長部分按 4% 獎勵;
- 600-700 萬,增長部分按 6% 獎勵;
- 700 萬以上,增長部分按 8% 獎勵。
舉個例子:今年毛利 650 萬,增長 150 萬,增量獎金 = 50 萬 ×3% + 50 萬 ×4% + 50 萬 ×6% = 1.5 萬 + 2 萬 + 3 萬 = 6.5 萬。
增量獎金的好處是:老板只對 “增長部分” 多花錢,存量部分的提成可控,不會出現 “提成超過利潤” 的情況;同時,運營想拿更高獎金,就必須幫公司賺更多毛利,雙贏。
![]()
三、真實案例:改完薪酬方案,利潤漲 30%,員工不跑路
案例 1:杭州李總的電商公司(前文提到)
- 原來方案:底薪 5000 + 銷售額 5% 提成;
- 問題:月銷 160 萬,運營提成 8 萬,公司凈利潤僅 6 萬;運營只顧沖量,毛利率低至 15%;
- 新方案落地:底薪 5000 + 績效 1000 + 毛利提成(按毛利率定系數)+ 過程提成 + 增量獎金;
- 落地結果:
- 運營開始控制成本,推廣費下降 15%,產品定價更合理,毛利率從 15% 漲到 28%;
- 運營每月主動開發 2 個新品,處理 300 個滯銷品,拿到過程提成 800-1200 元;
- 月銷 180 萬,毛利 50.4 萬,運營提成 = 50.4 萬 ×3%(毛利率 28%)+1000(過程提成)=1.61 萬,加上底薪 5000 + 績效 1000,月收入 7610 元;
- 公司凈利潤從 6 萬漲到 18 萬,增長 200%;運營收入穩定,不再擔心 “生意差就跑路”。
案例 2:深圳某跨境電商公司
- 原來方案:底薪 6000 + 銷售額 4% 提成;
- 問題:運營為沖量,低價競爭,毛利率僅 12%,公司虧損;
- 新方案落地:底薪 6000 + 績效 1200 + 毛利提成(毛利率 30% 以上 4%,20%-30%3%)+ 過程提成(新品 200 元 / 個)+ 增量獎金;
- 落地結果:
- 運營不再低價競爭,轉而優化產品、提升服務,毛利率漲到 25%;
- 年度毛利從 400 萬漲到 600 萬,增長 50%;
- 運營年度收入 =(6000+1200)×12 + 600 萬 ×3% + 過程提成 1.5 萬 + 增量獎金(200 萬 ×3%+50 萬 ×4%+50 萬 ×6%)= 8.64 萬 + 18 萬 + 1.5 萬 + 11 萬 = 39.14 萬,比原來增長 25%;
- 公司凈利潤從虧損 50 萬,到盈利 120 萬,成功扭虧為盈。
四、運營薪酬方案思維導圖 + 對比表
思維導圖
![]()
新舊方案對比表
![]()
五、老板必看:落地注意事項
- 成本核算要清晰:明確 “直接成本” 的范圍(產品成本、快遞費、平臺傭金、推廣費),和運營說清楚,避免后續扯皮;
- 數據公開透明:每月把銷售額、成本、毛利、提成明細發給運營,讓員工知道自己的錢是怎么來的;
- 靈活調整系數:根據行業情況、公司利潤目標,調整提成系數和增量獎金比例,不用一成不變;
- 提前溝通到位:落地前和運營充分溝通,講清楚新方案的好處(收入更穩定、有更多賺錢機會),避免員工抵觸。
最后送你一句話:運營薪酬的核心,不是 “少給錢”,而是 “把錢花在刀刃上”。傳統方案只綁定 “銷售額”,注定老板和員工對立;而新方案綁定 “毛利”,兼顧 “過程與結果”,讓員工賺錢的同時,老板也能賺更多利潤。
記住:好的薪酬方案,能讓老板不后悔、員工拼命干,這才是雙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