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動爆發后,社會各界都迎來了巨大的變動,從上到下無不受到影響。那十年里,有不少人蒙冤挨斗,留下了極為殘忍的一幕幕。
其中,最早被迫害致死的部長名為張霖之,他本來極受重用,位高權重,奈何因不配合作亂而被“造反派”猛烈沖擊,最終在1967年1月22日帶著不甘與憤怒離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撥亂反正后的公開庭審中,相關集團里的江某對很多事情都推諉含糊,但卻承認了自己迫害張霖之的罪行,可見,在她心里張霖之也是冤枉得很。
![]()
張霖之1908年出生于河北南宮,早年一直在求學,從南宮縣師范講習所畢業后,就當過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員。
在此階段,他結識了許多進步人士,受這些人的影響,他也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29年,張霖之進入國民黨陸軍第21師軍官教導隊,他投身軍旅的時間比許多開國將軍都要早。
不過,張霖之并沒有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同年入黨后他就開始秘密從事兵運工作。不久又接受派遣回鄉搞地下工作,白區的生活處處充滿危機,張霖之只能極其謹慎。
這樣的經歷讓他形成了細心、周密的行事風格。抗戰爆發后,張霖之被調到山東工作,以省委代表的身份指導魯西地區。
1941年6月魯西區與冀魯豫區合并后,他擔任冀魯豫區黨委書記,一度還兼任過冀魯豫軍區政委,算是重回軍隊。
![]()
解放戰爭爆發后,張霖之就是正式回到軍隊一線了,他先是擔任晉冀魯豫軍區7縱政委,跟楊勇搭檔,一起指揮了出擊隴海路和定陶等戰役。
1947年8月,為掩護劉鄧主力挺進大別山,冀魯豫軍區獨立第一、第二、第三旅合編成晉冀魯豫野戰軍11縱,張霖之調為11縱政委,司令員則由王秉璋擔任。
不過該部成立僅9天,就改歸華野西兵團指揮,華野內部稱之為“王張縱隊”。此后 “王張縱隊”跟著華野打了濟南、豫東等戰役,表現不俗。
淮海戰役,“王張縱隊”先是隨同華野一同圍擊黃百韜兵團、杜聿明集團,當杜聿明部已喪失突圍能力后,“王張縱隊”就奉命支援“娘家”中野去了。
劉鄧首長看到歸建的11縱后非常高興,再一聽說11縱的野戰炮數量竟超過了中野各縱隊之和,就更興奮了,立即讓11縱打主攻。
![]()
后來王秉璋、張霖之所率的11縱沒有辜負首長期望,解決了張圍子、楊四麻子之敵,殲滅了敵精銳青年團,居功至偉。
打完淮海戰役,11縱就重新隨中野行動,全軍大整編后,張霖之升任為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副政委。副兵團級別的將領,如果參與55年授銜,要佩戴將星并非難事。
不過,當戰爭形勢不再那么嚴峻時,地方上更需要干部來領導工作。張霖之在行政方面很有經驗,因此南京解放后就調任為南京市副市長。
同年年底,他隨二野進軍大西南,此后歷任西南局委員、重慶工委書記、重慶市委書記等職。
1957年,張霖之調到煤炭工業部擔任部長,全面主持煤炭工業部工作,為建國初期我國的煤炭產業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
后來近十年的時間里,張霖之一直兢兢業業,他跑遍了全國十五個省市的37個煤炭廳和礦務局。每到一個煤礦,他都會下井親身了解一線的情況,他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這個行業。
麾下干部來匯報工作時,張霖之會搶先詢問對方最近一次下井是什么時候。如果回答時間超過兩個月,張霖之就立馬讓對方回去,先下井了解最新情況再來。
他下基層時,會跟工人們一起排隊吃飯,有次吃飯時發現饅頭又硬又黑,他就讓秘書買了一斤,然后用線捆起來掛在該礦務局門口。
礦務局進進出出的人很多,局長馬上去整改,張霖之才同意把黑硬饅頭拿下來。
三年困難時,煤炭工人的糧食標準很低,張霖之在下井視察時,發現有不少青年都餓得暈倒在礦里。為此他特別心疼,將情況層層上報到中央,最后國家經委作出“開倉保煤”的決定。
![]()
另外張霖之還非常律己,當時正部級以上干部家里都配備有警衛員,張霖之卻覺得自己住在市中心、治安很好,沒必要浪費人力,于是特意跑到羅瑞卿處撤掉了自家的警衛。
他有個當司機的侄孫從部隊退役后,想進部隊開車,張霖之斷然拒絕:“原來有司機,人家干得好好的,干嘛要換人,這個口子絕不能開。”
還有一位部里的中層干部想通過走關系當副部長,張霖之同樣一口回絕。沒想到的是,此人心胸狹隘,后來竟污蔑報復張霖之。
1966年,大運動浪潮席卷全國,煤炭工業部也只能順應時勢召開會議。同年8月,張霖之主持了一場相關的會議,那位曾被張霖之拒絕過的干部竟站了出來,污蔑張攻擊領袖。
對方說得像模像樣,且有幾個人馬上出聲附和,顯然是背后有人指點、借機生事。張霖之雖竭力爭辯,可抵不過多人潑臟水,最終情況對他很不利。
![]()
這場會議后,張霖之的妻子寫信給周總理,希望能將他外調一段時間,遠離漩渦,總理批準了。9月2日,張霖之登上前往大慶的火車。
不過,他的位置重要,只要沒下來始終會被人當成目標。江某、康某很快盯上張霖之,準備了許多“黑材料”。
尤其是11月之后,江某多次接見北京礦業學院的“群眾代表”,在講話時提到張霖之,并說張霖之是“黑親信”。
在這種背景下,身在大慶的張霖之就接到了要求他到北京接受群眾教育的電報,沒辦法,張霖之只能返回。
12月18日,張霖之抵達北京,由于他的家已經被“造反派”弄得亂七八糟無法居住,所以只好暫時住在京西賓館。
![]()
“造反派”沒有因此放過他,得知他所在位置后立即集結沖擊,張霖之由此失去人身自由。
1967年1月22日,張霖之被迫害致死,這是大運動后首個被迫害死的部長。消息傳開后,周總理萬分悲痛,他流著淚對那些作亂分子說:
我是總理,你們把一個部長抓去47天沒有給我報告一下。如今死得不明不白,我怎么向黨中央交代?他是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下屆黨代會上人家問我,張霖之候補委員去哪了,我怎么回答?你們這是犯罪。
周總理本想立即為張霖之平反,奈何當時阻力太大了。直到1975年11月15日,煤炭部發出《關于為張霖之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才正式給張霖之恢復名譽。
1980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上,審判長命令工作人員打開了幻燈片,出現了張霖之被批斗、毒打的場面。
![]()
幻燈片播放完畢后,審判長問江某:“這是你誣陷張霖之以后發生的批斗場面,因此,對于他的死,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承認嗎?”
審判長問到第三遍時,江青勉強點了點頭,承認自己迫害張霖之的罪行,她當時認下的罪并不多,卻承認了張霖之的事,或多或少,內心也是有點慚愧的。
后來在1992年12月2日,民政部向張霖之家屬頒發《革命烈士證書》,讓這位一心為國的l老革命享受應有的緬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