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在全世界都是得到認可的,而中國,也有不少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諾貝爾獎,楊振寧就是其中之一。
![]()
楊振寧對物理學界的貢獻可以說是不可忽視的,他提出的許多理論新穎又有見解,被世人所敬佩,然而遺憾的是,在2025年的10月18日,這位備受尊敬的物理學家去世了。
![]()
在感到悲傷的同時,我們不妨一起來回憶一下,楊振寧那充滿學霸色彩的一生,楊振寧出生的時候是1922年,父母對于這個孩子的到來,可以說是滿懷的期待。
![]()
在父母的陪伴下,楊振寧度過了相當歡快的童年時光,隨著年紀逐漸長大,孩子的學習也應該納入考慮之中,從楊振寧四歲開始,母親就拿著字帖,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楊振寧辨認。
四歲的小孩子,許多人都還在看聲母韻母,而楊振寧,僅僅花了一年時間,就認識了3000多個字,這個時候楊振寧才五歲,可是對于課本的辨認和閱讀已經不成問題了。
![]()
夸楊振寧一句神童,還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在楊振寧六歲的時候,一向在外奔波學習的父親,從美國回來,似乎是想要在國內長久安定下來了,前往了廈門大學。
在那里,楊振寧進入小學,才剛剛讀了二年級一年,因為父親楊武之算術極好,被邀請前往清華擔任教授,楊振寧就再次跟著父親一同搬遷,住進了清華院,進入了教員子弟學校讀三年級。
![]()
之后,楊振寧一家就在清華園安定下來,直到1937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七七事變,國內的局勢一下子就變得相當的緊張,連北平也不太安定。
為了能夠讓孩子們有一個比較安穩的生活環境,楊振寧的母親帶著幾個孩子,前往合肥定居,不過也沒有在合肥安定太久,隨著日本侵華的意愿愈發略強烈,國內戰爭頻發。
![]()
在1938年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全家人又一次進行搬遷來到了昆明,在逃難的路上,雖然沒有學習,可是到達昆明,父母立刻為他報名加入昆華中學讀高二。
國家如此危難,楊振寧愈發的想要通過學習,改變當前的環境,于是在高二那年,報名參加了統一招生考試,成功地進入了西南聯大。
對于大學應該學習的專業,楊振寧一開始聽從父親的要求,進入了化學系學習,不過,或許是因為對化學不太感冒,最后又更改專業進入了物理系。
![]()
原本在化學系不太出眾的楊振寧,來到物理系之后,簡直是如魚得水,20歲那年,在吳大猷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群論與多原子分子的振動》這篇論文。
給當時的物理界帶來了不小的震撼,從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畢業之后,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楊振寧暢通無阻地進入了清華大學的研究院始攻讀研究生。
![]()
有一個好教授,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的學習也是順風順水,1944年的時候順利地從清華大學理學畢業,拿到了碩士學位。
那個年代,名校的學生很流行去海外學習,他們力圖學到最先進的知識,回到祖國,報效祖國,楊振寧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在1945年的時候。
![]()
申請到清華大學留美的公費生之后,楊振寧前往芝加哥大學開始讀研,雖然有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相當重大的。
在芝加哥大學讀博的時候,楊振寧的導師是泰勒教授,憑藉著論核反應和符合測量中的角分布這篇論文,楊振寧輕而易舉地拿到了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
![]()
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為楊振寧以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在學校里面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勤奮刻苦,在教授的推薦下,楊振寧加入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大學畢業就能夠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楊振寧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事實果然如此,加入高等研究院沒多久,楊振寧就和費米合作提出了粒子的第一個復合模型。
![]()
三年之后,1952年,直接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聘用為永久研究員,在吃穿不愁生活美滿的時候,楊振寧可以輕松的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
在1954年,和米爾斯提出了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這個理論在物理學上有什么重大意義呢,這么說吧,在這個理論之前,最重要的理論是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
說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奠基石也不為過,這個理論同樣在數學方面影響重大,人的一輩子,提出一個這樣的理論就可以名留青史了。
可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這個理論才是楊振寧舉世矚目的開始,憑藉著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楊振寧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成為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教授,即便是里面的研究生也要把他當作導師。
![]()
1956年的時候,楊振寧和李政道有了親密的合作關系,他們兩個提出了弱相對作用下宇稱可以不守恒的思想,不過由于沒有實驗條件,只是提出了幾個實驗方案。
一開始是沒有人愿意跟著這個方案去驗證的,直到后來吳健雄等人,愿意相信年輕人,做了這些實驗,這個思想才被人廣泛熟知。
![]()
1957年絕對是楊振寧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憑借著宇稱不守恒理論,他和李政道拿下了物理學里面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
![]()
他們兩人作為中國人,拿到鼎鼎有名的諾貝爾獎,當時的國內也是非常的激動,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拿到諾貝爾獎。
![]()
不僅群眾為他們兩人感到驕傲,連國家,也對科學人才放寬了要求,楊振寧的岳母曹秀清,在一個優秀女婿的幫助下,成功地從臺灣回到了中國內地,在北京定居。
1958年的時候,因為優秀的人才履歷,楊振寧甚至還當選了臺灣的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這個時候的楊振寧走到哪里基本都是前呼后擁的。
![]()
在1964年的時候,因為長時間的在美國研究和學習,楊振寧成為了美國公民,之后加入美國的國家科學院也是順理成章。
這個階段的中國和美國關系相當的緊張,楊振寧在美國,就是想回國探親也是困難重重,直到1971年中美關系有解凍的趨勢,楊振寧的回國申請才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
![]()
這次回國,楊振寧見到了許多國內的科研人員,鄧稼先同志作為楊振寧的摯友,也在回國見面的時候鼓勵楊振寧回到祖國,報效祖國。
結束了這次回國之旅,楊振寧被鄧稼先報效祖國的思想所感動,在美國各地先后發表演講,在楊振明的支持下,許多已經有了美國公民身份的中國人,慢慢地開始回國,想要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
同一年,當時關于釣魚島的歸屬鬧得如火如荼,楊振寧在歸還沖繩協定上作證,證明了釣魚島,而是中國的領土。
在之后的日子里,楊振寧更是多次回到祖國,和國內的科學家展開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對國內的科學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
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可以學到知識,1981年的時候,楊振寧在美國石溪分校,設置了ceec獎金,中國的那些孩子們因為有了資金的支持,可以前往美國學習,不用為生計發愁。
前前后后有八十多個人得到了資金的扶持,前往美國學習,學成歸來之后,又陸陸續續地回到中國報效祖國。
![]()
同時,楊振寧也覺得對青少年的教育刻不容緩,在楊振寧的提議下,鄧小平同志的同意下,1983年12月,科大少年班成立了計算機軟件專業。
這個專業,為國計算機的飛速發展,提供了促進,為了鼓勵更多的中國孩子努力發明,在楊振寧的牽頭下,先后成立了許多青少年的發明獎,創新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推廣。
![]()
1996年的時候,因為之前的優秀成績和對國家的貢獻,中國兩所著名大學,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都給楊振寧頒發了榮譽博士的學位。
在物理學界鼎鼎有名,在數學界楊振寧同樣是備受尊敬,因此,從2001年開始,楊振禮先后邀請了以林家翹為首的許多名人,回到清華擔任老師。
在2003年的時候,楊振寧回到中國定居,之后,更是全心全意地為推動科技和孩子的教育往來奔波,直到2025年10月18號。
![]()
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收到了一個悲慘的消息,楊振寧同志逝世了,享年103歲,國家又痛失了一個寶貴的人才,人民又失去了一位領頭的同志。
讓我們對楊振寧同志的逝世表示惋惜。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少年立志拿諾貝爾獎!35歲時楊振寧的童真“狂言”成現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