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最新通報,63歲的中國公民黃凱寅(Kai Yin Wong,音譯)于10月25日在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市的衛理公會都會醫院(Methodist Metropolitan Hospital)因心臟手術并發癥去世。
這是今年第四名在ICE羈押期間死亡的中國籍人士,與此前三人的身份所不同的是,他是一名合法移民,在美國已經生活了超過50年,但卻在老年時被吊銷綠卡、驅逐出境,原因是性侵兒童,被判20年刑期。
![]()
移民美國50年
因兒童性侵罪被吊銷綠卡
ICE通報顯示,黃凱寅于1970年12月20日以合法永久居民身份進入美國。2010年,他因“猥褻兒童與持續性虐待兒童罪”在加州被判處20年監禁。
其早期案底可追溯至1980年9月22日,當時他因毆打罪被判60天監禁。
2024年4月15日,黃服刑期滿,從加州布萊斯(Blythe)的查克瓦拉谷州立監獄(Chuckawalla Valley State Prison)被釋放后,被移交給ICE,隨后羈押在德州皮爾索爾市(Pearsall)的南德州處理中心(South Texas ICE Processing Center),等待遣返中國。同年5月15日,移民法官簽發最終驅逐令,認定黃屬于“外國籍重罪犯”,必須被遣返。
![]()
不過,由于黃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移民美國,眾所周知,當時中國的戶籍管理還不完善,并且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城市發展驚人,當年的破農村今天可能是高樓聳立的城市CBD,因此想要尋找黃的戶籍并不容易。
這也是為什么黃被ICE羈押了一年半仍然沒法被遣返回國的原因。
死因
術后并發癥導致死亡
根據ICE提供的細節,2025年10月11日,羈押設施醫療人員發現黃出現呼吸困難與極度虛弱,隨即將其送往當地的弗里奧地區醫院(Frio Regional Hospital)。當日,醫院診斷黃患有心力衰竭、疑似肺炎及腹腔積液,隨后將其空運至圣安東尼奧的Christus Santa Rosa醫院西山分院進行緊急治療,并接受呼吸機支持。
10月12日,黃被轉送至衛理公會都會醫院接受心臟瓣膜修復治療;10月23日,醫院為其實施二尖瓣置換手術。但手術后他出現心包填塞、積液復發等嚴重并發癥,需再度進行引流與導管球囊支持。10月25日,醫院通知ICE執法部門,黃的家屬要求撤除生命維持系統并實施臨終關懷。當日,黃被宣告死亡。
商業推廣
ICE
已通報中方與國會
ICE在聲明中表示,依照標準程序,執法與遣返行動處(ERO)已通報美國國土安全部監察長辦公室、職業責任辦公室,以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目前正等待尸檢報告以確定官方死因。
ICE強調,所有被拘人員在抵達拘留設施后12小時內都會接受初步健康篩查,并在14天內完成全面體檢;設施提供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被拘者可預約就診,不會被剝奪醫療權利。ICE補充稱,其“始終致力于確保所有被拘留者生活在安全、人道的環境中”。
不過,批評者指出,ICE對“程序完善”的描述,與拘留體系長期存在的現實落差依舊巨大。
根據美國移民委員會(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統計,2025財年(截至9月30日)共有23名被拘者死于ICE設施內,為2004年以來最高紀錄。其中不包括在邊境巡邏隊羈押期間死亡的個案,例如今年3月在亞利桑那州尤馬自殺的一名中國女性。
僅在過去兩個月,就有兩名中國籍移民在拘留期間病亡。9月29日,來自福建的謝華兵(Huabing Xie,音譯)在加州帝王縣帝王區拘留中心(Imperial Regional Detention Facility)疑似癲癇發作后不治。謝在2023年底于美墨邊境被捕,申請庇護未果后進入遣返程序。前國土安全部民權官員彼得·米納(Peter Mina)警告稱,拘留設施過度擁擠、醫護人手不足,尤其在偏遠地區,“直接增加了死亡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