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廣播電視局落實廣電總局部署,聚焦重點工程,扎實推進內容創作,實現精品創作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近年來,甘肅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成就斐然。
一是紀錄片鞏固特色,多元傳播。圍繞紀錄片大省建設目標,甘肅形成題材多元、成果豐碩的創作格局。近年來,推出《南梁之光》《祁連山——我們的國家公園》等優秀紀錄片,涵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多領域。多部作品在央視播出并獲國家級獎項,甘肅省局宣傳管理處多次獲評“優秀組織機構”。在傳播方面,實現多渠道融合,《河西走廊》在重要活動期間重播,推出4K版本并在多平臺上線,還實現海外發行。《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從東非高原到黃土高原——跨越“一帶一路”的飄帶》等作品也在海外播出,《遇見村莊》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紀錄片成為講好甘肅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載體。
![]()
二是網絡視聽拓展領域,激發活力。積極引導和規范網絡視聽創作,多部重點網絡微短劇完成規劃備案、復審及上線播出。部分作品入選廣電總局重點推薦劇目并獲獎,網絡動畫片、網絡劇、網絡電影等也有諸多成果。如《駱駝堡聰明寶貝第一季》上線,《錯位》打破愛奇藝收看紀錄,《法醫秦明之玩偶》計劃上線,《暴虎馮河》開機。多部網絡視聽節目獲廣電總局季度優秀及征集展播活動優秀作品,微短劇在馬欄山微短劇之夜獲獎。
![]()
三是劇集產業量質并舉,協同發展。指導完成多部電視劇規劃備案,核發發行許可證。部分已播出并獲獎,部分正推進播出,部分完成拍攝待審查。本土中醫藥題材動畫片《靈草小戰士(第一季)》海外播出,廣播劇、少兒廣播節目、電視節目等也獲廣電總局重點扶持,形成多品類協同發展態勢。
精品量質雙升的背后,離不開強有力的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推進機制。甘肅省局黨組將精品創作作為中心任務,建立“月調度、季通報、年考評”機制,納入年度考核。局領導參與重點選題策劃等工作,形成協同工作格局。聯合多部門出臺《甘肅省藝術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基金后累計扶持項目55個,爭取資金1300余萬元,形成多元保障體系。
二是優化選題規劃,構建儲備庫。立足甘肅特色資源,建立動態管理的重點選題項目庫。2024年征集劇本93部,評選優秀作品13部。建立全鏈條機制,定期召開選題論證會,聯合舉辦研討會和評審會,多維度把關選題,確保契合時代要求。
三是完善扶持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實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工程”,對重點項目分階段進行資金支持。聯合其他省區和影視公司合作創作,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扶持多個項目,推動作品登陸黃金檔。實施創作計劃和行動計劃,孵化熱門微短劇。健全推優評獎機制,依托多項活動開展評選,建立推優制度,積極申報國家級獎項,近3年獲廣電總局推優作品30余部,省局多次獲評優秀組織單位。
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夯實隊伍基礎。構建分層分類、內外結合的培訓體系,每年舉辦活動邀請專家授課,2024年培訓創作骨干500余人次。組織參加廣電總局培訓班,提升專業能力。搭建人才成長平臺,調整專家庫,吸納青年創作者,借助文博會等舉辦論壇,依托聯盟機制提供項目對接服務。2024年多人獲評職稱,入選行業領軍和青年創新人才,形成老中青創作梯隊。
五是創新傳播方式,構建宣傳矩陣。組建全省廣電新媒體聯盟,整合資源,確定牽頭、成員單位和賬號,粉絲總數超6456萬。實施“廣電+”行動計劃,開展全省性全媒體創作宣傳活動,獲領導肯定。依托自有和第三方平臺,實現作品多終端覆蓋。推進科技賦能,探索新技術應用,開發衍生產品,拓展傳播維度。開展全網展播等活動,推動作品立體傳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