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筆位于曼哈頓核心地段的商業地產交易,再次把潘石屹推回公眾視野。
不同于前幾年出售國內資產的動作,這次他選擇的是買入,一次性支付七千多萬美元,直接把樓收入囊中。
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憤怒,為什么國內地產企業撐得死去活來,他卻還有余力在海外購置資產?難道真如外界所說,國內套現,國外“續命”?
情緒在前,判斷在后,這很正常。
尤其當恒大、萬達等企業的劇烈收縮成為集體記憶時,潘石屹家族的“反向操作”更顯刺眼。
![]()
但如果我們不代入情緒,只看事實,會發現他的所有動作并非突然,而是沿著同一條脈絡展開。
一條始終堅持低杠桿、強現金流、長期資產持有的路線。
這不是倉皇而逃,而是清醒轉身,不是賭大漲,而是避大跌,不是放棄中國,而是為家族財富尋找跨周期的穩定錨點。
![]()
他的經營邏輯,從一開始就與同行不同。
在國內房地產高速擴張的年代,絕大多數開發商采用的是相同模型:高杠桿、高周轉、規模擴張優先。
拿地越快越大,現金回款越快,利潤賬面看起來越漂亮。
但這種模式的前提是信貸寬松和市場持續上漲,一旦流動性收緊,資金鏈就會變成繩索,先勒死自己。
潘石屹的選擇卻是另一條路,他不追地王,不搶規模,項目集中在一線城市核心區位,幾乎不碰外環和邊緣板塊。
他不追銷售回款,而是長期持有商辦物業,通過持續租金回報保證現金流。
![]()
別人做生意的目標是擴大規模,他做生意的目標是讓資產本身能活著。
這在繁榮年代顯得“慢”,甚至顯得格格不入,但在行業調整期,它成了少數能支撐他繼續下棋的底盤。
當同行用加杠桿獲取增長時,他用減少杠桿換取生存。
當同行把市值看得高于現金流時,他把持續性的現金收益看得高于規模數字。
所以,當周期反轉來臨,他不是被動削,而是主動退。
不是資金鏈斷裂被迫拋售,而是順勢退出,將多年的積累轉入更穩定的資產組合。
表面看像是全身而退,實際是提前看清規則。
![]()
海外買樓不是逃離,而是家族資產進入下一階段。
在商業世界里,公司資產和家族資產是兩套邏輯。
公司追增長,家族求穩定,公司追規模,家族看安全,公司可以失敗,家族不能斷代。
到了某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再賺十億,而是不要把已經賺到的全部輸掉。
因此,當企業家進入財富管理和傳承階段時,都會做兩件事:
將資產從高波動行業轉向低波動行業;將資產從單一區域轉向多區域布局。
![]()
為什么是紐約?
因為紐約商業物業最大的價值不是漲,而是跌得慢。
司法框架清晰,租賃體系成熟,大宗資產流通性強,是家族資產的天然避風港。
更重要的是,潘家采用的是全現金和低杠桿方式,而不是常見的先按揭再抵押再套息再加杠桿。
他們把杠桿比例控制在四成以下,這意味著不怕利率上漲,不怕短期租金波動,不需要賭周期。
這不是離開中國,而是讓財富具備“跨周期生存能力”。
當國內的房地產紅利下降、行業回報率普遍下滑,家族資產不可能還停留在原地沖鋒。
那不是忠誠,那是執念。
![]()
公眾真正不滿的,從來不是買,而是他比別人先停。
如果說有什么地方真正刺痛了輿論,那不是海外投資本身,而是時間點。
當恒大、融創、萬達陷入債務旋渦,許家印、王健林等明星企業家不得不收縮、轉讓、求生時,潘石屹選擇了大規模出售國內資產,套現退出。
他不是在風暴中被迫撤退,而是在風平浪靜時先解散船隊,這讓很多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心理落差。
![]()
為什么別人都還在扛,他可以直接下車?
為什么別人還在沉沒過程中掙扎,他卻已經站在岸上曬太陽?
于是情緒不再來自經濟,而來自道德感受。
但商業世界從來不以情感為判斷標準,判斷的永遠是:風險、回報、時機、決策。
知道什么時候停,比敢往前沖更稀有。
這一點,恰恰是很多企業家在周期里輸掉的原因。
![]()
這次七千多萬美元,是賭嗎?不,這是一盤連貫的棋。
這筆投資既不是情緒性的回歸,也不是突然的冒險,而是家族財富規劃的繼續延伸。
邏輯清晰到幾乎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國內不再擴大杠桿,行業周期不再參與博弈。
資產形態從經營項目轉向可傳承資產,公司模式從規模型轉向現金流型,人生目標從企業家轉向家族治理者。
![]()
這是角色的轉變,也是時代的轉向。
房地產曾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但也最依賴政策、利率和流動性。
當這些變量發生根本變化時,繼續使用過去的成功方式,只會讓結果反向。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能在繁榮里做大,而是在衰退中保留未來。
![]()
這件事之所以引發如此多討論,恰恰因為它揭開了一個現實:中國商業正在進入新的階段。
在舊時代,衡量成功的是規模和速度,在新的周期,衡量能力的是韌性和續航。
真正的高手不是誰跑得快,而是誰能站得住。
潘石屹現階段做的,不是逃離,也不是投機,而是給家族財富設下跨周期的安全帶。
這可能不是大眾喜歡的敘事,但卻是現實世界的正確答案。
![]()
商業真正的終極能力,從來不是把牌打到最大,而是:
在風大的時候,知道什么時候收帆,在潮退的時候,仍能站在沙灘上,在周期變化面前,活得長過去贏得多。
這比賺更多的錢,要難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