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寵物也能做針灸了。隨著國內寵物行業的繁榮,“中獸醫”正悄然回歸大眾視野,專科門診越來越多,成都在其中領先全國,開辦起兩家純中醫的寵物醫院。
早在西周時期,便有“獸醫”一職的記載。千百年來,中醫被廣泛用于治療馬、牛、羊等經濟動物。然而近幾十年,中獸醫因人才凋零與自身局限等問題,一度出現“斷層”現象。
如今,隨著寵物醫療需求日益多元,中獸醫——尤其是針灸療法,正憑借其在臨床中的獨特優勢,重新贏得關注,更耐人尋味的是,這門傳統瑰寶也在歐美日等地悄然扎根,形成“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獨特格局。
![]()
▲接受艾灸治療的狗狗
針灸架上的萌寵:
從癱瘓到奔跑,不可思議!
10月30日上午,成都“三合寵物中醫館”內,一只法國斗牛犬與一只馬爾濟斯犬靜靜趴在針灸架上。它們一因椎間盤突出導致癱瘓,一因髕骨脫位而跛行——這類神經與運動系統疾病,恰是中獸醫擅長應對的領域。
獸醫師王葦俯身,將數根細如發絲的銀針刺入法斗背部的穴位,部分銀針連接電針儀,他又輕旋旋鈕,調整強度。“不太疼,針感類似蚊蟲叮咬,動物大多能安靜接受。”他一邊操作,一邊向一旁的學生解釋道,“寵物與人的針灸基礎理論相通。研究證實,針刺穴位可讓機體產生內源性的鎮痛、抗炎或促進血液循環等療效,電刺激則能增強這一效果。”
![]()
▲王葦為學員們講解寵物針灸
幾個療程后,原本無法行走的法國斗牛犬已能蹣跚慢跑,馬爾濟斯犬的主人王先生也表示,愛犬經中醫理療后跛行顯著改善。在城市的另一端,“汪喵太醫堂”里,也常見貓狗針灸的場景,此前一只全身癱瘓的柯基,經二十日中醫治療,從頸部活動到下地奔跑,其康復過程曾感動眾多網友。
隨著寵物角色從“功能型”向“家人型”轉變,主人希望寵物能有更長的預期壽命,中獸醫正迎來新的時代契機。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國犬貓數量已達1.24億只,2023至2024年的數據則顯示,7歲以上老年犬占比23%,預計未來三年將有超3000萬只寵物邁入中老年。
![]()
▲做針灸的貓咪
市民陳女士家中一只七歲公貓兩度經歷尿閉與腎衰竭。在西醫搶救控制病情后,她選擇以中醫理念進行長期調護:調整飲水、飲食與環境,增加陪伴,輔以中藥調理。“它早已是我的家人,”她說,“我愿意陪它好好老去。”
中國獸醫協會中獸醫分會會長、河北農業大學中獸醫學院博導史萬玉教授告訴記者,“貓、狗等小動物壽命越來越長,各種慢性病、老年病隨之增加,而中獸醫利用針灸、推拿、中藥、食療等療法,在治未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方面具有優勢。也正是因為寵物行業的蓬勃發展,延綿數千年的中獸醫在一度‘斷檔’之后,走上了復興之路。”
墻內開花墻外香:
跨越國界的傳承之旅
我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獸醫”的記載。數千年來,先民善用中醫方法治療馬、牛、羊等經濟動物。今年10月于中國舉辦的第27屆國際中獸醫年會上,一個現象引人注目:一些與會嘉賓驚訝地發現,會場內出現了大量西方面孔,重要獎項也多有外國專家斬獲。當聽了“洋中醫”們的報告,史萬玉也不禁感嘆:“他們不僅臨床經驗豐富,理論知識同樣非常扎實。”
![]()
▲第27屆國際中獸醫年會 (供圖:東南部獸醫平臺)
這一令人深思的現象,折射中獸醫在故土一度“斷層”,而又有“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獨特歷程。
史萬玉回顧,直至二十世紀80、90年代,中獸醫仍廣泛活躍于田間地頭,為馬牛驢騾等經濟動物治病。但隨著機械化替代畜力,養殖業也向規模化推進,且抗生素普及,而寵物行業尚未興起,中獸醫一度陷入“無獸可醫、無人愿學”的傳承困境。
![]()
▲四川中獸醫尹華江(來源:《獸醫導刊》2011年第12期)
除了人才斷層,其自身局限也制約了發展。原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中獸醫教研室主任劉鐘杰曾指出,相比西醫直接注射給藥,中醫還需煎煮、投胃管、灌服等繁復工序,在實際應用中逐漸淪為“備選”。用的人少,想學的人自然更少,于是中獸醫發展進入了惡性循環。
當中獸醫在國內面臨危機之時,海外卻逐步建立起完善體系。日本于1974年成立“日本獸醫針灸學研究會”,二十世紀90年代又陸續成立了兩個以推廣中獸醫為目的學會,相關從業者據估計已超1300人。同在1974年,美國成立國際獸醫針灸協會,并與中國密切交流、學習。1988年,美國獸醫學會正式承認針灸是一種治療動物疾病很好的方式。如今,多所美國高校開設中獸醫課程,全美從業者估計已達數千人規模。此外,巴西、英國、澳大利亞等眾多國家,也相繼成立獸醫針灸組織。
![]()
▲《獸醫導刊》2011年刊文,彼時中獸醫正遭遇人才斷層危機
中獸醫在海外賽馬等領域展現出獨特價值:其療法不涉及違禁藥物成分,能幫助馬匹通過嚴格檢測,因而廣受歡迎。
這一全球傳播歷程,與學者謝慧勝的努力密不可分。1994年赴美留學的他,以針灸與中藥治愈多匹被西醫判了“死刑”的馬匹,令西方獸醫界震撼。1998年,他在佛羅里達州創立全球首所以中獸醫和整合獸醫教育為主的獸醫大學“CHI University”,迄今已為75國逾萬名獸醫提供培訓。
CHI University也吸引著眾多中國獸醫的目光,曾赴該校深造的世界中獸醫協會理事會成員、成都中獸醫任秋敏坦言:“他們在正兒八經地推進中獸醫,研究得很深,加之當地賽馬業發達,為其發展提供了土壤。”學成歸國后,她親歷了中獸醫在國內的復興之路。
從幾十人到上千人:
中獸醫本土復興進行時
“過去十余年,中國寵物行業迅速崛起,我在2018年入行時,正趕上養貓熱潮。”任秋敏回憶道,中獸醫借此東風重回大眾視野,2018年時全國活躍的中獸醫僅幾十人,次年已接近200人。多位業內人士推測,如今這一數字已躍升至1000多至2000人。
![]()
▲任秋敏為狗狗做針灸
人才培養體系也逐步重建。自2019年起,河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四所高校先后申報恢復或開設了中獸醫本科專業。2023年,國內首批中獸醫專業本科畢業生正式步入職場。
《2024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獸醫科室正成為中高端寵物醫院的“標配”,全國已有2000家寵物醫院設立相關科室,74.94%集中于一、二線城市。從從業結構看,“80后”“90后”獸醫師構成中獸醫的中堅力量,占比超七成,“00后”從業者也逐年增多。
多由綜合性寵物醫院分立而來、專事中獸醫的寵物醫院開始嶄露頭角。前有沈陽的“寵三里中獸醫館”,后有2024年7月和2025年3月在成都開辦的“汪喵太醫堂”和“三合寵物中醫館”。史萬玉觀察到,全國此類純中醫寵物醫院或已達5家。
汪喵太醫堂店長肖淑媛介紹,其院內3名中獸醫的接診量已從每日零星幾例增至高峰期的40余例,甚至需限號分流。三合寵物中醫館負責人趙慶東也表示,開業后憑借口碑傳播,慕名而來的寵物主越來越多,接診量上升約30%。
![]()
▲趙慶東
為何選擇獨立發展?肖淑媛坦言,中獸醫在綜合醫院中常處輔助地位,中西醫雖可互補,但理念存異。自立門戶一年多來,運營情況已證明其可行性。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原本為人把脈的趙慶東,則是因放不下中醫情懷,同時他在臨床中愈發意識到中獸醫的優點,認為辦一家純中醫的寵物醫院確有必要。
“大家不敢嘗試,我們愿做先行者。”任秋敏說,“我們想告訴同行:這條路,不說多好,但確實走得通。”
寵物醫療行業正達成共識:中獸醫展現出長遠的發展潛力,未來或將形成急重癥倚重西醫,而中醫在“治未病”及慢病、老年病管理中發揮所長的互補格局。更有觀點指出,中獸醫將逐步融入寵物的日常保健。與此同時,中獸藥市場正穩步成長,當前規模已破80億元,有機構預測,到2026年有望增長至136億元。
機遇與挑戰并存:
人才、認知與未來的出路
機遇之下,挑戰猶存。趙慶東指出,中獸醫目前市場占比仍低,核心制約在于人才短缺,以及缺乏現代科學方法的系統驗證。肖淑媛同樣坦言,人才匱乏限制其醫院進一步擴張——“掌握寵物針灸等技術并不難,但成為合格的中獸醫,需要扎實的中醫理論根基。”史萬玉亦感慨:“很多醫院都想做中獸醫,卻苦于招不到人。”
如何破解人才困局?史萬玉介紹,去年于成都舉辦的中國獸醫協會第二屆中獸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論壇上,啟動了《推進中獸醫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規劃--中獸醫人才發展百千萬工程》,旨在培養一支有體系、有層次、素質優良的中獸醫人才隊伍。
另一方面,寵物主對中獸醫的接受度仍有待提升。《2024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僅有不到四成的寵物主人不需要進行客戶教育;近六成則是在別無他法時才會嘗試。目前中獸醫營收能力相對其他科室來說也比較薄弱,中獸醫流水占醫院總流水5%以下的達47.14%,占比5%~10%的達28.32%,20%以上的不到5%。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