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焦磊 任妍
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創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扎根著一批批向“新”而行的科技企業,它們為我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著關鍵力量。
創新高地“高”在哪?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5年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名,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躍居全球首位,澳門—珠海集群連續兩年進入全球百強。這一成果,顯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競爭力。
這片熱土奔涌不息的創新浪潮,離不開知識產權“全鏈條”的堅實支撐。近日,記者深入深圳市創新一線,探尋知識產權如何賦能企業發展,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
走進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一枚小小的模數轉換器(ADC)芯片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顆芯片,如同翻譯官,能將溫度、壓力等物理世界的‘語言’,轉化成計算機能‘讀懂’的數字信號。”芯海科技副總裁柯春磊介紹。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持續深耕“ADC+MCU”(微控制器)雙技術平臺二十余年。
“我們研發人員占比超70%,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均超30%。”柯春磊指著數字展廳內滿滿一墻的專利證書說,高強度的投入換來的是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堅實的專利“護城河”。截至今年6月,芯海科技累計申請專利超1300件,獲授權專利超500件(含美國專利),專利數量在科創板芯片設計上市企業中名列前茅。
![]()
參觀者與具身智能機器人手臂進行互動。人民網記者 焦磊攝
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則致力于為機器裝上“眼睛”。作為全球激光雷達市占率第一的企業,速騰聚創正聚焦具身智能領域,研發機器人視覺與靈巧手等核心技術。
這份底氣,來自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前瞻的專利布局。截至2024年底,速騰聚創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近1900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70%。“我們通過PCT途徑進行全球布局,在重點市場均有重要部署。”速騰聚創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的專利預審制度對企業助力極大,它加快了專利授權速度,更帶來了良性的質量提升,這些高質量專利無論在海外競爭還是國內合作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創新之路并非坦途,“走出去”的企業更是時常面臨風浪。深圳市卡兒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深耕汽車應急啟動電源領域的“隱形冠軍”,產品遠銷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也曾三次直面并贏得了美國“337調查”。
“企業‘出海’,知識產權必須是‘先手棋’。”卡兒酷公司董事長雷云表示,既要靠創新差異化的產品及時申請專利,也要在遭遇訴訟時“不逃避,找專業團隊”。同時,積極尋求政府幫助、利用政策緩解壓力也至關重要。深圳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機構的海外糾紛監測,為企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公益指導也極大提升了企業的應對能力,讓企業在國際博弈中牢牢掌握了主動權。
從芯海科技借專利分析明確研發方向,到速騰聚創用專利預審加速全球領跑,再到卡兒酷依專利保護護航海外市場……深圳的創新故事,既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奮斗史,也體現了知識產權的護航作用。
這些企業的發展歷程,正是粵港澳大灣區以知識產權驅動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從“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躍居全球第一,到灣區創新主體專利申請量質齊升,一個共識愈發清晰:知識產權已不再是科技創新的“附加項”,而是與技術研發共生、為市場開拓護航的“必需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