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山西汾酒實現凈利潤28.99億元,首次超過五糧液的20.19億元,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貴州茅臺的192.24億元。
![]()
這一變化發生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巨頭的每一次排位變更都折射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從“茅五”到“茅五汾”,白酒行業正經歷怎樣的結構性變化?
01 三季報業績對比,汾酒逆襲
十月底,A股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披露完畢,行業格局出現顯著變化。五糧液第三季度業績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2.66%至81.7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5.62%至20.19億元。
對比之下,山西汾酒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89.6億元,同比增長4.05%,凈利潤28.99億元。無論營收還是凈利潤,汾酒均領先于五糧液,成功實現逆襲。
從前三季度的累計數據來看,五糧液仍保持行業第二的位置,但領先優勢已大幅縮小。前三季度,五糧液營收609.45億元,同比下降10.26%;凈利潤215.11億元,同比下降13.72%。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營收329.24億元,同比增長5%,在行業20家公司中排名第3;凈利潤114.5億元,行業排名同樣為第3。汾酒保持了增長態勢,而五糧液出現了雙位數下滑。
在頭部酒企中,貴州茅臺第三季度營收以390.64億元位列第一,瀘州老窖以66.74億元營收位列第四,但其在凈利潤方面以30.99億元超越了汾酒和五糧液,位列第二。
02 汾酒的加速度奔跑
汾酒能夠實現對手的反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其長期“加速度奔跑”的結果。從近年發展軌跡看,汾酒營收實現跨越式增長:2014年,汾酒年營收僅為43.77億元;五年后邁上百億臺階;2024年已達360.11億元。
![]()
汾酒成功的背后是其高效的全國化戰略。2024年,汾酒省外市場營收223.74億元,同比增長13.81%,省外市場占比已達62.3%。這意味著汾酒已成功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全國性品牌。
汾酒產品結構均衡,三大系列針對不同市場:青花系列瞄準次高端市場,老白汾系列定位腰部市場,玻汾系列則主打大眾消費。這種產品策略使汾酒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更具韌性。
特別是玻汾系列,成為汾酒開拓市場的“利器”。2024年,玻汾全系列總營收突破90億元,2025年有望成為光瓶酒市場第一個百億系列產品。
汾酒還在年輕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每年至少有1億瓶的玻汾被90后消費者喝掉。汾酒與抖音合作的“大家都愛汾酒挑戰賽”播放量超過14.1億次。
03 五糧液為何掉隊?
面對行業調整,五糧液的表現為何如此疲軟?分析其三季度業績“腰斬”的原因,主要可歸結為行業系統性風險與自身策略失誤的雙重打擊。
![]()
五糧液在公告中指出,營業收入下降主要因“白酒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及有效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因素綜合影響”。白酒作為“場景”依賴型行業,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大。
渠道管理問題是五糧液的痛點。五糧液上半年向平臺公司壓貨超50億元,導致經銷商以低價拋貨,擊穿了普五889元的出廠價。這種壓貨模式最終反噬了品牌的價格體系。
與瀘州老窖相比,五糧液的產品策略也存在明顯短板。五糧液過度依賴普五,普五占營收60%。而瀘州老窖產品層次比較均衡,形成了“國窖1573(高端)+ 特曲(中端)+ 頭曲(低端)”的梯隊。
五糧液在低度酒和創新產品布局上也滯后。其低度產品占比僅15%,創新產品“仙林青梅酒”年銷不足2億。而瀘州老窖低度國窖占比達28%,創新產品“百調”預調酒年銷破10億。
現金流狀況也反映出五糧液面臨的困境。其三季度經營凈現金流時隔3年再度轉負,錄得-8.76億元。經銷商打款意愿低迷,三季度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同比下滑58.2%。
04 行業深度調整下的分化趨勢
白酒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不同酒企的抗風險能力出現顯著分化。從已披露的三季報來看,行業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貴州茅臺第三季度營收仍保持0.56%的小幅增長,歸母凈利潤192.24億元,穩居行業首位。這表明行業龍頭在面對調整時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數酒企第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凈虧損3.69億元,古井貢酒凈利潤下降74.56%,今世緣凈利潤下降48.69%。
品牌力越強、產品結構越均衡的酒企抗跌性越強。茅臺憑借國酒品牌與價差優勢緩沖沖擊,汾酒憑借玻汾大單品業績仍然穩健,瀘州老窖因產品均衡業績下滑相對較少。
消費趨勢的變化也影響了行業格局。行業數據顯示,三季度白酒終端消費場景同比減少23%,行業內60%的企業出現價格倒掛。800-1500元區間倒掛最嚴重,普五、國窖均在其中。
同時,年輕消費者對白酒的接受度下降。數據顯示,18-30歲人群白酒消費占比僅8%,較5年前下降15個百分點。消費斷層已成為行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05 未來格局展望
汾酒能否坐穩行業第二的交椅?未來白酒行業將呈現怎樣的競爭格局?從目前趨勢看,行業調整期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汾酒已有明確戰略規劃。汾酒提出“十四五”末要躋身全國白酒第一陣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這不僅是銷售收入進入前三,更是各項重要經濟管理指標都要進入前三位。
香型競爭也將影響未來格局。目前,汾酒與茅臺、五糧液分別代表清香、醬香、濃香三種香型,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清香型白酒具有“清、正、凈、爽”的特點,更適合國際化與年輕化趨勢。
汾酒也面臨挑戰。其千元價格帶產品青花30復興版規模僅40億,不及五糧液普五的零頭。同時,全國化擴張導致銷售費用高企,2024年銷售費用增速74.9%,遠超營收17.25%的增速。
對于五糧液而言,2026年可能是關鍵一年。業內分析認為,五糧液需及時調整方案,修復渠道信任,穩住普五價盤。只要應對得當,五糧液仍有機會收復失地。
白酒行業正從增量競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未來競爭將更加綜合化,包括品牌力、產品結構、渠道管理、年輕化等多個維度的較量。
白酒行業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山西汾酒憑借全國化布局、清晰的產品戰略和成功的年輕化營銷,首次在單季度凈利潤上超越五糧液。這不僅是排名的變化,更反映了行業發展邏輯的轉變。
資本市場已開始用腳投票。香港結算公司連續增持汾酒,2025年一季度持股比例達3.85%,被視為“國際資本押注清香品類”的風向標。
面對未來的競爭,白酒企業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時,積極應對消費群體變化和渠道變革。行業格局仍在動態調整中,真正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夠與時俱進、精準把握消費趨勢的企業。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