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
進入試運行階段
該中心的建成與投用
標志著北侖區
在低空領域的管理與服務
邁入了
“集中管控、數字賦能、智能高效”的新階段
為城市治理現代化和低空經濟發展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的指揮大屏上,一架政務無人機正在執行日常巡飛工作。
該中心的政務航空平臺每月自動調度無人機按照預定航線采集數據,通過AI算法比對最新巡飛數據與歷史影像,智能識別出當月新增的疑似違章建筑和違法用地,隨即將其標記為疑似新增“兩違”。經后臺人工復核后,預警信息被迅速推送至相應屬地街道,由街道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進行進一步核實、處置。
這背后,正是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打造的“空中治理閉環系統”在發揮作用。
![]()
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指揮大屏
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作為全區低空飛行管理的“智慧大腦”,整合通信、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構建起覆蓋全域的“一張網”可視化監管體系。
中心下設地理信息與低空智能感知重點實驗室、低空運營中心與低空警務中心三大模塊,形成“技術研發—平臺運營—實戰應用”全鏈條閉環。
目前,中心已建成22套無人機場,具備遠程操控、自主巡飛、AI識別、動態監測等能力,全面支撐政務與警務兩大應用體系。
在政務領域,無人機系統目前主要應用于“兩違”治理領域。以”兩違“巡查為例,通過定時定線巡飛+AI圖像比對,系統可自動識別違章建筑、垃圾堆放、土地占用等問題,實現“早發現、快處置、全程跟蹤”的治理閉環,徹底改變了傳統人工巡查“效率低、覆蓋窄、發現慢”的困境。
除了“兩違”巡查以外,北侖還計劃陸續將系統應用于智慧農業、河道巡查、生態環保等十余類場景。
![]()
AI算法比對最新巡飛數據與歷史影像
在警務方面,低空運營中心將成為警務現代化的有力工具。在警務實戰中,“空中治理閉環系統”與公安110情指中心系統打通,構建“空地一體”智慧巡控網絡。一旦有警情,系統可自動調度最近無人機飛赴現場,實現“流動攝像頭”式的實時圖傳、人臉識別、車輛追蹤、空中喊話等功能,大幅提升快速處置與立體防控能力。相較于以往警員攜帶“單兵無人機”赴場操作的模式,現在的全自動調度與巡航返航,不僅節省警力,更實現了“秒級響應、全程可控”。
建設這樣一個集約化的低空運營中心,源于北侖區對低空經濟發展與安全管理的深遠考量。
隨著無人機日益普及,“黑飛”、擾航等安全隱患凸顯,而各部門各自為戰的舊模式又導致資源浪費。
為此,北侖區創新采用“政府主導、企業組建、社會共享”的模式,建設低空運營中心,通過統籌建設、集中運營,節約財政支出,同時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與公眾提供普惠化的低空數據服務。
![]()
工作人員遠程操控無人機航行
展望未來,北侖區低空運營中心將繼續拓展無人機在港口巡查、物流配送、農業植保、醫療運輸等商業與民生領域的應用。
中心也將與寧波職業技術大學深度協作,致力于帶動無人機研發制造、反制設備、人工智能等產業集群發展,構建研發、應用、服務一體化的產業生態鏈,將北侖打造為低空經濟綜合示范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強勁的新質生產力。
來源丨記者 周佳貝 鄔知廷 通訊員 王良圖 邵澤鵬
編輯、一審丨章琦 二審丨王昱嘯 三審丨陳旻茗
責編丨沈焰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