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待久了,難免會被快節奏的生活磨得有些麻木。擠不完的早高峰地鐵、永遠趕不完的工作進度、擦肩而過時陌生的面孔,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把精力藏在奔波的背影里,久而久之,“冷漠”似乎成了許多人對大城市的固有印象。但其實,城市的溫度從不在高樓大廈的燈火里,而在那些藏于街頭巷尾的善意中。假期在清遠舊城區,就讓我真切感受到了這份藏在煙火氣里的溫暖。
![]()
那是假期的一個午后,我在中山公園附近閑逛,想看看老城區的慢生活模樣。轉過街角,這家不起眼的餐廳招牌不算起眼,但門口一張紅色海報卻瞬間抓住了我的目光——“免費午餐,如果你在清遠沒有工作,年紀大了沒有供養的老人殘疾人或者是環衛工人,快遞小,外賣小哥等調到困難的人,歡迎您來到我的餐廳告訴店里的工作人員給你一份愛心(一份肉菜蛋炒飯+菊花茶一瓶)吃完直接走就好,朋友不用客氣,希望您以后有能力,也能幫助身邊人!把這份愛傳
![]()
![]()
一進店,你就會撲面而來的家常氣息包裹,坐著都是老街坊,和店員熟悉打著招呼,這家餐廳已經在清遠開了好些年,是本地人熟知的老店,店面寬敞明亮整治,木色的桌椅、墻上掛著的風景畫,都透著親切。大廳里坐滿了食客,有三五好友邊吃邊聊的,有一家人圍坐說笑的,還有帶著老人孩子來聚餐的,熱鬧卻不嘈雜。店員見我們進來,立刻笑著迎上來引座、倒茶,動作麻利又熱情,幾句話就打消了我們的拘謹,像在親戚家吃飯一樣自在。
![]()
![]()
翻看菜單時發現,店里既能單點,也能網上訂套餐,性價比一眼就能看出來。我們選了個100多的雙人餐,本以為夠兩個人吃就不錯,沒想到上菜時直接驚到了——滿滿一桌子菜,三個人都吃不完,份量實在得讓人安心。
![]()
最先上桌的是招牌蔥油雞,用火熱著上,剛端上來就飄著濃濃的蔥香。夾一塊放進嘴里,雞皮吃出脆響,肉質緊實又彈牙,裹著咸香的蔥油,一點也不膩,果然是店里的頭牌,一口就圈粉。
![]()
鮑汁小廚豆腐是意外之喜,豆腐嫩滑得像布丁,吸滿了鮑汁的鮮香,每一口都入味十足。菜心炒雞雜火候剛好,菜心清甜爽口,雞雜處理得干凈無異味,配著米飯吃,不知不覺就能多扒兩碗。爽脆拌木耳是解膩神器,酸辣爽口,吃完葷菜再咬一口,瞬間清爽。還有印著“清遠”大字的玉米汁,溫熱濃稠,喝起來滿口玉米香,儀式感和口感都拉滿了。最貼心的是,店里還免費提供小米粥,熬得綿密順滑,喝下去胃里暖暖的。
![]()
![]()
飯后未結賬前,和服務人員聊天才知道,做免費愛心午餐的想法,是想盡點微薄之力。沒想到一做就是好幾年,“開店是為了糊口,但能幫到別人,心里更踏實。”服務人員笑著說,語氣平淡卻有力量。
![]()
![]()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清遠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不是因為這里的節奏慢,而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在為生活奔波的同時,沒有忘記給陌生人遞一份溫暖。這份溫暖,不像城市里的霓虹那樣耀眼,卻像冬日里的暖陽,實實在在地照進心里。
![]()
一頓飯吃下來,不僅胃里飽了,心里也滿了。這家店沒有驚艷的裝修,沒有網紅的噱頭,卻用扎實的味道、貼心的服務和不求回報的善意,打動了每一個食客。在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這樣的“慢善意”格外珍貴。
其實城市從來都不冷漠,那些藏在街頭巷尾的暖心舉動,那些人與人之間自然的關切,都是城市最真實的溫度。下次在清遠時,我一定還會來這里。不為別的,就為這份藏在飯菜里的溫暖,為這座城市最本真的人情味。也希望這樣有溫度的老店能被更多人知道,讓這份善意,在城市里繼續傳遞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