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沉默的榮耀》,隨著吳石、朱楓、聶曦、陳寶倉四位隱蔽戰線革命英烈在臺北馬場町同一天犧牲,觀眾對他們的后人如何也產生了濃厚的好奇與探索欲。
1950年當父親吳石被捕時,其長子吳韶成和長女吳蘭成當時在大陸都已成年,且都考入了大學,為了順利完成學業并參加工作,倆人一個被迫化名且檔案里填寫“父母雙亡”,另外去往貧寒的內蒙一呆就是20多年且避談家史。
![]()
![]()
在電視劇《沉默的榮耀》里,臺灣吳公館那個曾經長相清純秀麗且每天出門有司機家里還有保姆服侍的大家閨秀吳學成,當時正值16歲花季年華。
當臺北馬場町刑場的槍聲落下帷幕,白色恐怖也籠罩了整個臺灣。大家都怕與“叛將”扯上關系,吳石將軍的遺體自然無人敢靠近。彼時,吳公館被查抄一空,母親王碧奎也還在獄中被關押,吳學成緊緊攥著7歲弟弟吳健成的手,他們轉瞬間成了無家可歸的“黑戶”。
![]()
![]()
當凍得瑟瑟發抖的弟弟拽著吳學成的衣角哭喊著“要爸爸”時,吳學成卻不敢同聲哭泣。為了帶弟弟一起找回爸爸,16歲的吳學成向攤販借了一張破舊的紙,又用快要捏斷的筆沉重重地寫下這樣一封信:
“我是吳石的女兒吳學成,家中只剩下我和弟弟。別無他求,只希望將父親的骨灰交給我們,讓他有個安息之地。”
![]()
信中沒有喊冤,也沒有訴苦。之后吳學成帶著這封信跑了好幾公里來到軍法局,門衛見她哭紅了的眼睛腫得可憐,且手中的信紙也被汗水浸得發皺,不忍心才接了信。
而這封沒有半句華麗辭藻的信,最終也打動了軍法局。幾天后,有人傳話說,吳石的骨友已送往善導寺暫存。吳學成當時以為,最多等一段時間就能將父親“接回家”,但沒想到這一存竟是41年。
![]()
![]()
之后姐弟倆的日子變得異常艱難。吳學成牽著弟弟的手,在寒冷的街頭蜷縮了無數個日日夜夜,餓了就撿菜市場別人扔掉的爛菜葉或冷饅頭,渴了就湊到路邊的自來水龍頭接半瓢水姐弟二人分著喝。
為了能活下去,吳學成開始在街頭擺攤,為他人擦皮鞋、縫補衣服。半年后母親王碧奎出獄時,吳學成掙的錢,也只夠買一碗稀粥,她就和母親、弟弟三人分著喝。
![]()
好在陳誠將軍這時默默伸出了援手,他托人悄悄將弟弟吳健成改名為“陳明德”,并幫他報了名上學,之后每個月還偷偷送來一筆足夠讓娘仨喝上熱粥的錢兩。
1953年,吳學成19歲那年,學校告知“陳明德”沒有正式戶口,無法繼續上學。吳學成為了讓弟弟有學上,她讓媒人給她介紹“能給弟弟上戶口自己什么條件都答應”的對象。
![]()
就這樣,吳學成嫁給了一位比自己大15歲的老兵。這位老兵當時身上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他住著四處都漏風的小破屋,退休金也僅夠自己糊口。而吳學成也沒奢望要過好日子,她要的是能讓弟弟讀書的戶口。
若干年后,父親吳石被國務院追認為革命烈士。哥哥吳韶成南京大學畢業后,投身工業建設并在退休前連任兩屆省人大代表;姐姐吳蘭成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20多年后從內蒙調回北京享受國務院津貼;弟弟吳健成臺灣大學期間拿下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之后在美國功成名就,他如愿將母親王碧奎接到了美國。
![]()
唯有吳學成,她嫁與老兵丈夫后經常遭遇家暴。即便如此,她在丈夫逝世后也未改嫁,而是堅持守寡很多年。她也拒絕了弟弟吳健成想接她去美國的想法,她說怕到那邊“連回憶都弄丟”。
1991年,吳學成終于將父親的骨灰迎回故鄉,并在北京為父母建墓,結束了她與親人長達四十余年的等待。
![]()
![]()
當編劇用“獻給無名者”五個字作為《沉默的榮耀》作結時,觀眾每每回味起吳石被捕后谷正文查抄吳公館時吳學成抱著幼小弟弟吳健成蜷縮在床榻的情景,你會心酸的發現,吳學成不是英雄,她只是英雄背后那個被迫一夜長大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