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爸媽給的生活費2000塊,總覺得太少了。
買個外賣、買點零食、和朋友聚會,有時候都覺得不夠花。
那時候和室友抱怨:“我媽給我2000塊,生活費都不夠啊!”
室友說:“你啊,花錢大手大腳,怪誰。”
我們都笑笑,卻沒想到,這笑背后是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
現在工作了才明白,想給爸媽2000塊錢,比登天還難。
我朋友小李就說:“我工資一個月一萬,扣掉房租三千、房貸四千、吃喝兩千多、交通水電一千多,剩下的錢連自己偶爾放松都不夠,更別說給爸媽寄錢。”
我問他:“那你每個月都不給爸媽錢嗎?”
他說:“能給就給幾十塊、幾百塊,不敢多。我每次想多給2000塊,都得考慮很久,月底賬單一算就沒了。”
我又問:“那你爸媽知道嗎?”
他說:“知道啊,他們理解,可每次打電話催我寄點錢,我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樣。”
另一位朋友小王也有同感。
他說:“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媽每個月給2000塊,我總覺得少。現在想想,我賺的錢一大部分都被生活開銷消耗掉,想回報爸媽,竟然比登天還難。”
小王每天都在算賬,工資到賬第一件事就是扣房租和房貸。
他說:“剩下的錢能省就省,我怕月底自己吃不飽飯,爸媽那邊想想,也只能寄少量,2000塊?做夢吧。”
還有朋友小陳,他工資比我倆高一點,但生活壓力也大。
他說:“給爸媽2000塊錢,每個月都像在算賭局,你得算清楚哪筆錢能花,哪筆錢能存。房租、房貸、生活費、交通、社交開銷,每一項都得算上。”
小李感嘆:“以前覺得爸媽給的2000塊少,現在才發現,我自己一個月想給爸媽同樣的2000塊,壓力大得快透不過氣來。”
現實就是這樣,年輕人賺錢多了,生活壓力也大了。
工資看著高,可扣掉房租、房貸、日常開銷、交通費、社交支出,還要考慮父母、兄弟姐妹,幾乎沒有剩余。
小王說:“有時候我心里特別難受,想給爸媽買點東西,寄點錢,哪怕2000塊,也得算很久。以前不懂,現在懂了,生活比想象中難。”
小陳補充:“你看朋友圈里有人曬工資,大家羨慕別人月入過萬,可沒人看到,他們可能家里有背景,生活成本低,壓力小。而我們呢?工資再高,也都是在支撐生活。”
我問他們:“那你們會焦慮嗎?”
小李說:“當然焦慮,焦慮錢不夠花,焦慮給爸媽寄錢難,焦慮生活壓力太大。大學時候的無憂,原來是奢侈品。”
小王說:“有時候想休息兩天,出去玩,可算下來錢不夠,月底賬單還沒算完,休息?只能想想。”
這就是現實,年輕人賺錢了,生活壓力大得比想象中嚴重。
大學時候的2000塊,根本無法比。
那時候是生活費緊張,現在是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小陳說:“以前上學的時候,總覺得爸媽給的2000塊少。現在工作了,我想回報爸媽2000塊,都像是天方夜譚。生活太現實了。”
小李總結得特別扎心:“大學生活是無憂無慮的幻想。現在工作了,生活成本高,責任大,想回報爸媽都難。你才明白,賺錢比想象中累得多,想對家人好,比你自己活得舒服還難。”
聽完這些,我忽然明白,生活真的很殘酷。
以前覺得2000塊少,現在想給爸媽2000塊,比登天還難。
生活壓力、房租、房貸、日常開銷,這些現實問題壓得年輕人透不過氣。
我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自己花得輕松,而是想讓爸媽安心,可現實是,每個月能做到的,很有限。
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也是最扎心的現實。
生活不是因為賺得多就輕松,而是因為責任和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