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從小時候長起來的,這一路上的辛酸苦楚,快樂甜蜜,造就了不同的性格曲線,和見識層面。
認知不同的人,是沒辦法擁有共同語言的。就像現(xiàn)在回看小時候的謊言,撒的拙劣又丟臉。和現(xiàn)在的一些人群一樣,她們的認知偏離正常曲線,一撒謊,就會被識破。
尤其是這份謊言,是當媽媽的,用來“規(guī)訓”自己兒子的時候,尤其顯得可惡和不能原諒。
![]()
“一天吃50塊錢,誰養(yǎng)得起?”母親抱怨兒子不心疼自己,網友:窮人撒謊最離譜!
男生的飯量,總是很大。尤其是大學生,沒有了初高中繁重的學業(yè),可以在大學里,肆無忌憚的品嘗各種各樣的美食。
一位媽媽就哭訴,她兒子實在太能吃了,一天吃飯要30塊,還要喝20塊錢的奶茶,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一點也剩不下。
![]()
隨后哭訴的鏡頭,對上了自己吃的剩白菜。言外之意是,孩子在外面吃香喝辣的,我和孩子他爸在家,吃剩菜剩飯,孩子一點也不知道心疼家長。
這話乍一聽,可以引起很多中年家長的共鳴。是啊,現(xiàn)在賺錢多不容易啊,孩子一點也不知道節(jié)省,只能我們在家里委屈自己了。
其實我們仔細算個賬就知道了,學生一個月1500塊的生活費,平均到每天確實是50塊。但是出門在外,誰能只吃飯呢?
![]()
洗漱用品,衛(wèi)生用品,文具,這些都是錢。周末出門坐個公交車,看見喜歡的小東西買一個,這些都要從生活費里扣除。
按照媽媽說的,每天吃50塊,那這些錢,學生就沒有了來源。再看吃50塊這件事,早飯算5塊,中午算12,晚飯算15,男生飯量大,隨便加點什么,一天就30塊錢了。
就這個錢,還不一定吃飽。一個一天將就吃飽飯的男生,怎么可能每天去花20塊,買奶茶喝,而且透支的還是自己做其他事情的零花錢。
![]()
所以這位媽媽可能給了1500的生活費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這個水平的生活費,學生應該過的很簡單,大吃大喝一定不會,餓不死就是了。
那為什么親媽要這樣撒謊呢?好處在哪里?
有些家長是有一種嫉妒和侵害心理的,自己過得不好,看著孩子過得比自己好,心里嫉妒,想方設法把他拉下來。
侵害,指的是侵害孩子的情感,我要讓你覺得,你這輩子虧欠我。可能我自己不覺得吃白菜苦,或者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我也吃紅燒肉,但是在你面前,我就是最苦的。
![]()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普遍家庭條件不太好,養(yǎng)孩子最大的期待,是養(yǎng)兒防老。所以他們希望孩子有出息,能夠贍養(yǎng)他們,又怕孩子太出息,沒時間照顧他們,就會反復拉扯。
而且,這部分家長因為沒怎么出去見世面,最大的信息獲取渠道,就是網絡。信息繭房,也算準了他們喜歡什么。
每天看到最大的叛逆,就是外面的奶茶有多貴,農民的糧食有多便宜。時間久了,能撒的慌,也就有了局限性,沒有生活的真實感,也就是網友說的,窮人的謊言最離譜。
![]()
要說好處,還真沒有。但是他們心里舒服,這就算是一種,變相的好處吧。其他的,除了把孩子和自己之間的關系,越拉越遠,剩下的就沒什么好處了。
希望有類似情緒的家長,可以盡快走出自己的“情緒”。多嘗試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了解外界的生活,和他的不容易。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