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本正處于關鍵收尾階段的美加貿易磋商,因一則頗具爭議的宣傳短片驟然停滯。
2
據加拿大駐美國大使希爾曼在2025年10月向參議院披露,兩國談判團隊此前已就首階段協議達成“初步架構”,并已完成文本草擬工作,距離正式簽署僅一步之遙。
3
進入最后攻堅期后,雙方投入空前資源推進議程。加拿大貿易部長勒布朗、樞密院辦公室負責人薩比亞與美方代表格里爾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頻繁會晤,日均溝通超過一次,集中解決鋼鐵、鋁制品和林木產品領域由“232條款”引發的關稅爭端。
![]()
4
盡管技術層面取得進展,但在協議本質的理解上仍存深層分歧:美方主張構建一套全新的征稅機制以強化經濟主權,而加方則強調建立穩定、透明且可持續的貿易預期。這一理念差異成為后續破裂的重要伏筆。
5
真正引爆局勢的是安大略省政府斥資7500萬加元投放的一支電視宣傳片。
6
該廣告巧妙剪輯了美國前總統里根于1987年關于“保護主義損害經濟增長”的公開演講內容,在美國主流媒體平臺廣泛傳播,迅速引起特朗普強烈反彈。他指責此舉為“蓄意誤導”,企圖通過歷史影像操縱公眾認知,干涉美國政策走向。
7
即便加拿大總理卡尼第一時間劃清界限,稱地方行為不代表聯邦立場,并試圖安撫美方情緒,特朗普仍于10月24日宣布全面中止所有談判進程。
8
更具象征意味的一幕出現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晚宴現場——卡尼與特朗普同席而坐卻分處長桌兩端,雖有手勢交流,但實質性對話渠道已然凍結,高層互動陷入冰點。
![]()
外媒報道截圖
9
![]()
外媒報道截圖
10
美加貿易關系將何去何從
11
此次談判中斷的背后,折射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獨特的執政邏輯與外交風格。
12
希爾曼大使直言不諱地表示:“當前決策環境與過去截然不同,真正的決定權牢牢掌握在總統本人手中。”這種高度集中的個人化決策模式,極大削弱了傳統外交機制的作用空間。即使專業團隊持續斡旋,也可能因領導人一時判斷而前功盡棄。
13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2025年度內美加經貿對話第二次遭遇突發中斷。早在當年6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對多家美國數字科技公司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隨即引發特朗普威脅重啟關稅報復,導致首輪談判被迫暫停。
![]()
14
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一個嚴峻現實:在“特朗普式”外交框架下,政策連貫性往往讓位于政治姿態與個人感受。
15
安大略省的廣告策略看似機智,實則嚴重低估了特朗普對輿論主導權的高度敏感。任何被視作對其權威構成挑戰的行為,無論形式多么間接,都可能觸發激烈回應。
16
從戰略維度審視,加拿大正面臨艱難抉擇:妥協可換取短期緩和,卻可能犧牲長期貿易獨立性;堅持原則雖能捍衛國家尊嚴,但需承受巨大經濟壓力。
17
現實中,美國已對加拿大出口的鋼鋁產品施加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若雙邊關系進一步惡化,汽車制造、能源輸送等核心產業將遭受連鎖沖擊。畢竟,美國吸納了加拿大近四分之三的對外貿易總額,市場依賴度極高。
![]()
18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這場危機正推動加拿大重新評估其全球經濟戰略。卡尼領導的聯邦政府已明確釋放信號,計劃加強與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經貿聯系,加快實現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19
然而轉型之路充滿挑戰。美加之間已形成深度嵌套的產業鏈體系,約80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直接或間接依賴對加拿大的商品與服務貿易。短期內,雙方或將在副部級層面維持有限溝通,但要恢復高層實質性談判,不僅需要廣告風波徹底平息,還需等待有利的政治窗口期。
20
對加拿大而言,這次經歷再次印證了一條樸素真理:面對不可預測的合作伙伴,過度集中的經濟依存終將帶來系統性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