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郭路生寫下這句話時,大概也沒想到,“相信未來”在如今已經成了一種奢侈。
我們越來越擅長講希望,卻卻越來越不敢相信它。
因為希望被一次次兌現成幻覺,人便會從此一蹶不振。
不是因為他不想再相信,而是因為他終于明白希望并不能救他。
希望是廉價的,兌現才是昂貴的。
有的人靠希望活著,有的人靠希望騙人。
前者是無奈,后者是算計。
我們聽多了很多振奮人心的好詞,可這些詞落到普通人頭上,往往只剩一個結果:再等等。
最近有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相信大家都刷到過:
![]()
2018年,一個叫張永的民營企業家,從河南跑到甘肅岷縣,被以“招商引資”的名義邀請投資供熱項目。
縣里開了發布會、簽了協議、蓋了章,合同里寫得明明白白:三十年特許經營權,獨家供熱。
這是一份明確承諾的合同。
張永信了。
五年間,他投了3.7億元,鋪了40多公里管網,修了20多個換熱站。
從老城區到北新區,岷縣人家里的暖氣終于熱了。
他以為,三十年就是三十年。
他以為,合同是鐵的,可到了第五年,這一切被一紙律師函碾碎。
那封律師函,說他負債高、群眾不滿、影響公共利益,決定解除合同、收回特許經營權。
沒有聽證,沒有判決,沒有補償。
只剩下一個通知,和一隊前來接管的人。
三十年的承諾,3.7億元投入,僅僅只活了五年。
一個民企的供熱權,為何突然被收回?
答案要從一筆債說起。
2020年上半年,張永得知有“專項債”政策,可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他想著,這正是供熱項目的機會,于是去申請。
結果被告知:“民企不能用。”
幾個月后,他驚訝地發現,那筆債,縣里批下來了。
用來建新的鍋爐,用來給縣城投公司投資。
這時候,他的特許經營權還在,但已經成了空殼。
縣里、城投公司、他自己的企業,三家并行,供熱格局徹底混亂。
他發現,自己投入的項目,正在被接手重組。
他成了局外人。
那一刻,他大概明白了:
所謂的合作,不過是前期融資的一種方式,所謂的特許,不過是一個合法接盤的前奏。
后來他虧了1.65億。
煤價從580漲到1900,他不敢漲價,欠費用戶過萬,他不敢關閥,要求提前供熱,他照辦,有些人打電話來要人情暖,他也得答應。
不過,在這個社會,很多事并不是因為錯了才被處理,
而是因為有人想要。
你投資、你建設、你承擔風險,可當項目能賺錢了,你反而成了問題。
你越合規,就越容易被取代。
因為越干凈的東西,越容易被當成樣板來洗白。
他們接管那天,沒有人阻止。
因為這一切都太“正常”:公文齊全、理由充分、程序完備。
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
合法的暴力,總是最溫柔的。
他們總能找到理由:
群眾不滿、社會穩定、債務風險、公共利益……
這些詞看似不同,本質卻一樣:
它們是遮羞布,是萬能鑰匙,是道德包裝下的掠奪。
而民企的“違約”,往往不是經營問題,而是胃口問題。
五年,張永供了岷縣三萬戶人家的暖氣。
說群眾投訴多。
投訴多少?一百多件。
三萬戶里一百多件,這個比例放哪兒都算優秀。
可他們不在乎。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關“群眾”什么事,群眾只是被用來裝點程序的。
他后來去信訪。
省里轉市里,市里轉縣里,縣里又轉住建局。
問題像個圓環,始終繞回原點。
一個舉報人,最后被交給被舉報的部門處理。
他們如果可以自證清白,那真相就永遠不會存在。
他們在等,等你投完錢,等你修好管網,等你虧得差不多。
然后,他們接手。
這套劇本太熟了。
他說:“胳膊擰不過大腿。”
這句話在流傳得太久,久到人們都忘了:
它本來是句屈辱,不是哲理。
三億七千萬,五年時間,換來一句“擰不過大腿”。
一個人努力半生,最后只能靠宿命感自我安慰。
這荒誕,不就體現在這嗎?
當權力、資本、規則交織在一起時,或許公平往往成了最脆弱的那一層。
一切都有程序,一切看似有理,可真正被夾在中間的人,往往連發聲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熱愛秩序,卻忘了秩序的初衷是保護人。
他們信奉程序,卻常常忽略程序之外還有公道。
于是,一切都顯得如此“合理”,又如此冷漠。
一個簽了合同的企業,被一句“特殊情況”取代,一個遵守規則的人,被現實告知“規則只是參考”。
在這種荒誕的邏輯里,失敗不再是因為做錯了事,而是因為你仍然相信對的事。
張永不是被煤價打敗的,也不是被市場打敗的,他是被那種看不見的力量打敗的。
他以為規則能救他,卻發現規則本身,也在被解釋。
所以,當擰不過大腿成了世人默認的宿命,人們也就慢慢學會了自我消解。
問題就這樣一代代地被延續下去:換個名字、換個地點、換個主角,但劇情從未改變。
哈耶克有一句話,或許用來結尾正合適:
“為什么一些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因為解決問題的人,就是制造問題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