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55年高興地說:“我很高興,1949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樣高興!”
那么,1955年發生了什么事,讓毛主席這么高興呢?
![]()
答案就是農村合作社在全國各地開始全面開花。
毛主席是農民出身,走的也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因此,他深知農民的不易,也決心要改變農民幾千年來貧窮落后的面貌。
怎么改變呢?如果繼續實行自耕自足的小農經濟,是肯定不行的,必須要把農民都組織起來,分工合作,實行機械化,才能大幅度地提高糧食產量,徹底改變現狀。
而農村合作社,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一個開創性的壯舉!
不過,要想改變幾千年來形成的固定模式,也不是容易的事,比如在1951年時,全國還只有300多個農村合作社,絕大多數農民還沒有這個意識,實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但是,在共產黨的不斷努力之下,廣大農民漸漸看到了合作社的好處,開始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到1954年底時,全國的農村合作社已經發展到了48萬個,全國農村一片欣欣向榮!
![]()
毛主席自然也是非常高興,就在一次會議上興奮地說:“目前農村合作化的社會主義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經到來,全國也即將到來,這是五億多農村人口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的革命運動,帶有極其偉大的世界意義!”
為了給這股熱潮再加一把火,毛主席親自帶領幾個人,一起編輯了一套長達90多萬字的《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準備在1956年1月在全國出版發行。
不過,這股熱潮還是超過了毛主席的估計,還沒等這套書出版,全國的農村合作社已經全面展開了,因此,當秘書田家英把這套書的出版消息送給毛主席審閱時,毛主席哈哈一笑,把稿子往桌子上一扔,說:“這個消息沒有用了,已經過時了!”
然后,毛主席往沙發上一躺,興奮地說:“我很高興,1949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樣高興!”
![]()
確實如此,1949年全國解放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還什么都沒有改變,而在全國實現農村合作化,才是徹底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關鍵一步,怎能不讓毛主席高興呢?
后來,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寫道:“1955年,在中國,正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決勝負的一年。這一決戰,是首先經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召集的5月、7月和10月三次會議表現出來的。1955年上半年是那樣的烏煙瘴氣,陰霾滿天。1955年下半年卻完全變了樣,成了另外一種氣候,幾千萬戶的農民群眾行動起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實行合作化。到寫這幾行的時候,全國已經有6000萬以上的農戶加入合作社了。這是大海的怒濤,一切妖魔鬼怪都被沖走了。社會上各種人物的嘴臉,被區別得清清楚楚。黨內也是這樣。這一年過去,社會主義的勝利就有了很大的把握了。當然還有許多戰斗在后頭,還要努力作戰。”
看看這段話吧,毛主席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當然,后來的事還是超過了毛主席的預期,走向了反面,那就是后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