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景賢
![]()
一、高市上臺,石破下臺,日本將通往何方?
2025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這位幼年時反復背誦“教育敕語”長大的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終于帶著她右傾保守主義色彩濃厚的政府內閣,在民粹主義、排外主義者的一片喝彩聲中悍然啟動。日本社會將在她的帶領下通往何方?這是一個令周邊國家和不少日本民眾普遍擔憂的問題。有人甚至稱,希望這不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地獄的門。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高市早苗是一位擴軍主義者。她在施政演說中指出,將要修改和平憲法,還要在安保方面大刀闊斧提升防衛力。她正式宣布實現防衛費的GDP占比提升至2%,同時將該目標的實現從原定的2027年度提前至2025年度。在“發展打擊能力與修訂安保文件”方面,高市政府宣布部署遠程導彈與潛艇、強化威懾和反擊能力,并計劃提前在“2026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此外,高市還稱將改善自衛隊待遇,改革自衛隊退休金制度與服裝銜級體系,可見其對日本軍事發展的重視。同時,高市還將完善《反間諜法》,新設國家情報局,稱要防范外國勢力滲透。這種激進的修憲和軍備擴張政策,無疑像是在為自衛隊隨時可以參加戰爭做準備,這必將令曾遭受過日本軍事侵略的周邊國家感到敏感和質疑。
提到日本的侵略戰爭,就不得不提到10月10日發表了“戰后80年所感”講話的前首相石破茂。有關“戰后”首相講話,日本政壇在1995年發表了戰后50年村山談話,2005年發表了戰后60年小泉談話,2015年發表了戰后70年安倍談話,其共同認知就是承認日本在戰時的國策錯誤,并對殖民統治與侵略行為給各國造成的巨大損害與痛苦表示深刻反省和誠摯歉意。石破茂宣布繼承上述各屆政府的認識,表示“再次發誓要將之前戰爭的反省與教訓深刻銘記于心”,在此基礎上他重申日本的和平國家立場,深刻反思了導致那場災難性戰爭的原因。
原本希望發表戰后80年“首相談話”的石破茂,事實上因遭到了各方右翼勢力的反對,最終被迫以個人“戰后80年所感”的形式發表了此次講話。即使遭到強烈反對甚至被逼迫下臺,石破茂也要在其擔任首相的最后日子里發表此次講話,來分析上一次戰爭未能避免的原因,這其中到底是怎樣的考量?與現今的日本軍政以及社會形勢又有著怎樣的關聯?石破茂到底希望傳達什么信息?
二、石破茂戰后80周年所感
石破茂的所感演講從歷史制度與結構性缺陷、關鍵機構的失能以及對今日的深刻教訓等三部分來分析了日本明知將會戰敗卻未能避免戰爭的原因。首先,他指出在當時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下,軍政關系失衡,內閣總理大臣權力有限,文官政府無法有效控制軍隊,軍部逐漸擴大了“統帥權獨立”,排斥了政府對軍隊的管控。這種結構性缺陷導致了當時軍部的暴走。其次,他分析了政府、議會、媒體、情報分析等關鍵機構的失能。除了上述政府對軍部的失控外,議會里出現了將實施“反戰演說”的齋藤隆夫議員除名現象,打擊了議會的言論自由。同時議會預算出現了“臨時軍事費用特別會計”,該特別會計的內容審議皆為短時間秘密審議,使得議會對軍部的監督功能流于形式。此外,媒體也因戰爭報道而“暢銷”,報紙發行量大增使得媒體從最初批判戰爭的立場轉向了狂熱支持戰爭,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的立場,言論管制下媒體逐漸淪為了戰爭宣傳工具。情報分析方面,他舉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為例,指出當時的日本在國際形勢、軍事形勢方面未能做出正確判斷和分析。
在此基礎上,石破茂提出了戰爭對今日的深刻教訓。他指出要避免戰爭,首先要制度與運作并重。戰后的日本雖在制度上確立了文官統治,自衛隊由首相指揮,但問題的關鍵還在于要持續、恰當地運作這些制度。如果不能恰當運作這一文官統治制度,則制度將形同虛設。
同時,他指出了各方的責任與擔當。政治一方須具備駕馭和安全運用自衛隊的能力與見識,需要持續努力,正確理解并妥善運用當前的文官統治制度。必須擁有不屈服于民粹主義、不隨波逐流的政治家的矜持與責任感。自衛隊方面應作為專業機構向政治層提供客觀專業的軍事建議。他提出,政治負有超越并整合組織縱向分割的職責。必須汲取戰爭中海陸軍相互對立,軍令軍政缺乏協作,無法形成統一國家意志,最終導致整個國家走向戰爭的歷史教訓。國會方面必須切實履行憲法賦予的監督制衡職責,絕不能迎合一時輿論,為人氣政策所動,損害國家利益,沉溺于黨利黨略與自身保身。媒體方面應保持獨立和使命感,構建健康的輿論空間,防止煽動狹隘的民族主義。他指出,在上一次的大戰中,“媒體也曾煽動輿論將國民引向魯莽的戰爭。媒體不應陷入過度的商業主義,也不能容許狹隘的民族主義、歧視和排外主義。”情報分析判斷方面,他指出,必須始終考慮國民全體的利益與福祉,立足于長遠視角,力求做出合理判斷。要謙虛地面對歷史,以史為鑒,始終保持謙遜和學習態度,不能重蹈覆轍,因重視精神性、情緒化的判斷而非冷靜合理的判斷,最終導致國家誤入歧途。
三、石破到底想傳達什么信息?
石破所感發表后,一些右翼媒體和政客故意宣揚其并沒有講太多反思和道歉,也有一些人則評論稱該講演的分析毫無意義,筆者則認為正相反。石破“80年所感”正是針對日本社會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與上一次“戰前”過于相像而發出的鄭重警告,是在關鍵時刻為日本社會敲響的嚴肅警鐘。
長期以來,從安倍政權的森友加計學園問題、櫻花會問題以及檢察廳法改正案問題,一直到近來的自民黨黑金事件和統一教會勾連問題等等一系列事件,導致了民眾對自民黨執政政府失去了信任。不僅如此,多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下滑,物價高漲,底層民眾生活窘困,加之各種媒體的無底線操作,將原因轉至外國和外國民眾,使得日本社會民粹主義、排外主義盛行,民心混亂,加之中美博弈中輿論誤導下的“反中”“嫌中”論調甚囂塵上。這種混亂局面下,日本政府在“戰前”對軍部失控的情況也正在悄然發生。
2025年3月24日,自衛隊“統合作戰司令部”正式成立。該司令部將統籌指揮“從平時到戰時的陸海空自衛隊作戰部隊”。其最核心任務在于加速推進日美“一體化”進程,實為美軍指揮下的作戰司令部。該統合作戰司令部的設立,首次明確載于2022年12月安保三文件。2024年度防衛省預算案指出,其職能旨在“與美軍印太司令部進行協調”。
印太司令部是統籌指揮從駐日美軍到西太平洋地區美軍作戰部隊的聯合司令部。據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消息,日本自衛隊最高指揮官、前聯合參謀長河野克俊透露,在日美軍事一體化加速的背景下,時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提出了“自衛隊也應建立同類司令部”,也就是說,這一統合作戰司令部成立的初始動因由美方要求。
日本防衛省明確表示,統合作戰司令部將統一指揮“敵方基地攻擊能力(違憲)”。自衛隊干部中有人甚至指出“這將成為統合作戰司令部最核心的任務”。(《朝日新聞》3月25日刊載)
而所謂“敵方基地攻擊能力”,4月22日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曝光的題為“日美共同應對”的內部文件《作戰循環》中明確記載:“在共享目標情報、分配反擊(敵基地攻擊)目標、共享(攻擊)成果等方面,日美將開展合作”。這意味著敵方基地攻擊的全部流程都將由日美共同實施。而文件中出現“指揮控制”字眼則暗示日美之間將會形成指揮關系。從常識判斷,這意味著敵方基地攻擊將被置于在情報與裝備上都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美軍的指揮之下。
2024年4月10日的日美首腦共同聲明中明確提出“完善指揮控制框架”,以實現日美“無縫銜接的整合”。作為具體落實,2024年7月28日日美安保協商委員會(2+2)聯合文件提出設立“統合作戰司令部”,并明確將駐日美軍司令部重組為“統合軍司令部”作為其對應機構。其后,2025年3月該美軍“統合軍司令部”在東京都心臟部位的港區六本木美陸軍基地“赤坂プレスセンター”正式設立。
何為“無縫銜接的整合”?專業人士指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文件《2028年IAMD構想》包含先發制人打擊在內的“敵方基地攻擊”與“導彈防御”一體化“綜合防空導彈防御”(IAMD)的構想,并闡釋稱,“所有參與者與指揮官都需遵循同一作戰手冊,共同訓練、協同作戰,使敵方視美軍與盟國為同一團隊”——即完全融合為單一軍隊的狀態即為“無縫銜接”。也就是說,這里已不存在自衛隊的獨立指揮體系。
自衛隊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不僅將加速推進陸海空自衛隊的“整合”,更實質上加速實現與美軍的“融合”。其目標在于建立單一指揮權。而日美整合并非平等整合,而是將自衛隊納入美軍指揮體系。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國防次官候選人埃爾布里奇·科爾比的證詞對此作了最直白的闡述。他在回答自衛隊“統合作戰司令部”的成立以及駐日美軍司令部重組為“統合軍司令部”等有關日美指揮控制機制問題時表示:“日美軍事關系看似牢固,但需要進一步深化,朝著類似美韓軍事關系中可見的整合模式發展。”
所謂美韓同盟中的戰時指揮權,目前由美韓聯合軍司令部(CFC)掌握。該司令部自成立以來,歷任司令官均為美軍陸軍上將。這意味著戰時韓國軍隊置于美軍指揮官麾下。科爾比正是將這種模式作為日美同盟的“范本”。
圍繞單一指揮權問題,美方曾在《日美安保條約》締結時的行政協定草案(即《日美地位協定》前身,1951年12月)中明確提出“戰時設立聯合司令部,指揮權由美方行使”的條款。日方以憲法規定“不可行”為由予以抵制,雖未寫入條文,但美軍在緊急事態中掌握指揮權的事實已通過口頭確認,即所謂“指揮權密約”。有消息稱,科爾比的言論正是試圖將此公開化。(《赤旗》25年3月27日)
綜上所述,自衛隊中統籌指揮從平時到戰時的陸海空自衛隊作戰部隊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事實上是在在日美軍“統合軍司令部”指揮下,經過“無縫銜接的整合”,未來,所有參與者與指揮官都需遵循同一作戰手冊,共同訓練、協同作戰,使敵方視美軍與盟國為同一團隊”,美軍認為需要的情況下,針對所謂敵國進行違憲的先發制人攻擊。
日本議員山添拓在今年3月24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曾針對科爾比的言論曾質詢道:“政府始終否認自衛隊將置于美軍指揮之下,是因為憲法第九條對‘武力行使一體化’是禁止的。現在,美方已經公開提出了這一違憲見解,政府對此就不應該再保持沉默了。”
但事實上自衛隊正逐步深化與美軍的“融合”,走上了實質上受制于其指揮下的歸順道路,這種逆歷史潮流的行為正通往放棄主權的道路。這種局面下,當地區局勢有所變化,美方指揮下的戰事一旦開始,日本作為美國的代理人參加戰爭,則變得難于阻擋。
現在,再回顧石破前首相“戰后80年所感”中的話:“如果不能恰當運作這一文官統治制度,則制度將形同虛設”,“如果一國之中無與倫比的實力組織超越民主統制而失控,則民主制度可能瞬間崩潰。另一方面,文官政治家也并非不會誤判形勢而走向戰爭。文官統治、恰當的軍政關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可以認為,“80年所感”或許正是深諳日本政府和自衛隊現狀的石破茂,對于自衛隊有可能在美軍牽制下脫離政府控制的現狀深感擔憂的明確表達,他對媒體煽動輿論將國民引向戰爭的警戒,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歧視和排外主義的勸誡,對政府要考慮國民全體的利益福祉,立足長遠,力求做出合理判斷的希冀,對人們要謙虛面對歷史,以史為鑒,避免情緒化和非合理判斷,以免將國家導致誤入歧途的忠告,細聽起來都不可謂不語重心長。他明確指出,“在戰爭記憶逐漸淡去的今天,日本全國上下需要共同并主動地思考歷史教訓,確保悲劇不再重演,并在此基礎上鞏固和平國家的根基”。
那么,接下來的高市政府,是一個能立足長遠利益,冷靜判斷,恰當運用文官統治制度、對戰爭說“不”的政府?還是一個配合所謂“有事”論,作為代理人來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政府?我們要冷靜謹慎地聽其言,觀其行,必要時做出冷靜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