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張從多哈運回北京的乒乓球臺,竟然能在網上掀起這么大風波。 前幾天,前國乒選手閆安在直播里信誓旦旦地說,北京隊總教練張雷花了超過7萬元公款,特意把王楚欽世乒賽奪冠時用的球臺空運回國。 這話一出,網友立馬炸鍋用,納稅人的錢運個舊球臺回來,圖啥?
![]()
就在輿論愈演愈烈之時,10月31日,北京12345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答案:這張球臺,根本就沒花北京隊一分錢。
原來,整件事完全是個烏龍。 北京市體育局通過官方渠道明確說明,這張備受關注的球臺是紅雙喜公司自愿捐贈的紀念品。 從多哈到北京先農壇體校,所有運輸費、保管費全是企業自掏腰包,北京隊和體校賬戶上沒出過一筆錢。
整個接收流程完全符合國有資產管理規定。 球臺不是作為訓練器材入庫的,而是被定義為“體育文化紀念物資”。 也就是說,它和博物館里陳列的冠軍球衣、簽名球拍屬于同一性質,不是為了打球,而是為了講故事。
那么這張球臺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 仔細看,臺面上還清晰留著王楚欽和巴西選手雨果對決時打出的球印,邊緣還有兩人和裁判的簽名。
![]()
2025年多哈世乒賽男單決賽那一晚,王楚欽就是在這張球臺上拿下冠軍,幫中國隊守住了金牌。
賽后,紅雙喜公司決定將這張有特殊意義的球臺捐贈給北京先農壇體校。 這里正是王楚欽少年時期訓練的地方。
如今球臺被安放在訓練館的展示區,玻璃罩圍著,旁邊配著文字說明。 小隊員經過時總愛湊近看看,有人說“摸一下臺面好像能沾點運氣”,其實更多是一種精神激勵,世界冠軍,也是從這兒打出去的。
回過頭看這場爭議,起點竟是前國手直播時的一句“聽說”。 閆安在直播間原話是“聽說張指導花了七萬多運回來”,這個“聽說”很快被網友當成實錘傳播。 實際上,企業捐贈體育紀念品在業內十分常見,只是這次因為涉及世界冠軍,才被格外放大。
![]()
北京市體育局在回應中也提到,他們接到咨詢后迅速調取了捐贈協議、運輸單據和資產接收檔案,所有文件齊全、流程清晰。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從傳言發酵到官方辟謠,只用了短短幾天時間。
有意思的是,這場烏龍反而讓先農壇體校的“冠軍球臺”成了網紅打卡點。 不少家長帶孩子參觀時,會特意指著球臺講王楚欽的故事。 一張沒花公帑的球臺,陰差陽錯地成了乒乓球科普教材。
針對公眾對體育經費使用的高度關注,北京市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所有財政資金的使用都有嚴格審計流程,“不可能出現花七萬運一張球臺的情況”。 他們歡迎公眾監督,但也呼吁大家以官方信息為準,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