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深夜,泰國春武里府的考昂魯奈保護區邊緣,一輛載著三名病患的救護車,在4022號公路轉彎處撞上突然闖出的野象。
野象倒地后掙扎退回叢林,救護車車頭凹陷、擋風玻璃碎裂,司機輕傷、病患緊急轉院。
而就在同一天凌晨,北柳府另一公路上,面包車撞上野象致2死9傷的悲劇同步上演。
一頭受傷的野象、兩起致命車禍,為何泰國 “象車相撞” 事故連年頻發?
![]()
這起救護車撞象事件并非個例。據泰國國家公園局官方數據,過去五年全國每年至少發生10起以上 “象車相撞” 事故,僅2024年就有39人因野生大象沖突身亡。
考昂魯奈保護區負責人埃卡猜?山迪證實,受傷野象疑似屬于公路東側活動的小象群,目前保護區已動用無人機與紅外攝像機追蹤其動向,“擔心它存在內出血或骨折,一旦發現異常將立即派獸醫團隊野外救治”。
事發路段4022號公路,恰好貫穿考昂魯奈保護區 ,泰國中部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之一,這里棲息著超過300頭野生亞洲象,而多條高速公路的切割,讓“人類運輸線” 與 “象群遷徙路” 形成致命重疊。
![]()
更令人揪心的是,10月27日的兩起事故,均發生在夜間無照明路段,司機即便緊急剎車也無力回天。
泰國境內現有約4000頭野象,考昂魯奈保護區作為核心棲息地,卻面臨公路擴張、農田侵占、工廠建設的三重擠壓。
野象為尋找食物或遷徙,不得不穿越被柏油覆蓋的 “家園”。
泰國鄉村國道廳數據顯示,農村公路照明覆蓋率不足30%,加上彎道多、視野差,雨季路面濕滑,進一步放大了碰撞風險。
更殘酷的是這樣的沖突早已超出 “車禍” 范疇。自 2012 年以來,泰國野生大象襲擊事件已造成至少 240 人死亡、208 人受傷。
![]()
生態志愿者在社交媒體上的吶喊引人深思:“它不是入侵者,我們才是闖入者”
當野象的覓食路線被公路阻斷、棲息地被人類活動蠶食,沖突早已注定。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象沖突,泰國政府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干預。
針對4022號事故路段,當地交通部門已啟動安全升級計劃,將增設 “野生動物穿越警示燈”、彎道減速帶與反光標志。
![]()
而更具里程碑意義的是,泰國首座 “生態系統橋梁” 正在羅勇府與尖竹汶府之間的 4060 公路建設中。
這座預算 5.87516 億泰銖的橋梁,全長 630 米,專為連接考昂魯奈保護區而建,橋梁兩側將設置觀察區,既保障野象安全遷徙,又能帶動生態旅游。
泰國鄉村國道廳表示,未來將在更多象群遷徙通道推廣此類設施。
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對受傷野象的監測仍在持續,“一旦發現行動異常,將立即實施野外麻醉治療”。這些措施能否從根本上化解人象矛盾?
![]()
救護車與野象的深夜相撞,是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失衡的縮影。
但隨著生態橋梁的建設、警示系統的完善,以及全社會對人象邊界的重新認知,和諧共生的曙光正在顯現。
保護野象,本質上是守護人類與自然的平衡,而每一項科學規劃、每一次文明避讓,都在為這份平衡注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