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又出手降息了!近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至4%-4.25%,這可是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
但市場壓根沒迎來預期中的狂歡,反而更焦慮了——一邊是通脹壓力持續上升,核心PCE遠超2%的目標線;另一邊是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增長還掉了鏈子。
更關鍵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直接把話挑明:商品價格上漲里全是關稅的“功勞”,這兩難局面真是越來越棘手了。
降息背后,是美國經濟藏不住的疲軟。美聯儲的會議紀要說得很明白,這次降息主要是盯著就業市場來的——近幾個月新增就業遠低于預期,勞動力市場活力明顯減弱,就業下行風險一直在上升。
不光就業不給力,經濟增長也沒了往日勁頭,企業那邊更是信心不足,不少老板都提到,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他們不敢輕易擴產和招人。
可降息這劑“強心針”,偏偏撞上了通脹的“高燒”。近期的物價數據里藏著不少細節: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牛肉價格大幅飆升。
![]()
家住俄亥俄州的雜貨店老板馬克最近就很頭疼,他的進貨單上,每斤牛肉的成本比三個月前多了1.2美元,不得不把售價從每斤8.99美元調到10.99美元。
“老顧客都在抱怨,但我不漲價就得賠本,進貨價擺在那兒。”馬克的困境不是個例,家庭公用事業費用明顯上漲,這些支出都實實在在壓在了普通民眾身上。
關稅就是推高物價的關鍵推手。鮑威爾的表態里承認,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反映了關稅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推高通脹。
![]()
更有意思的是,美聯儲官員內部對此還吵了起來:有的說要是沒關稅,通脹早該接近目標了;有的卻覺得就算剔除關稅因素,通脹降得也太慢。
但市場已經給出了反應,之前美國對進口鋼、鋁、汽車零部件等加征關稅后,密歇根州一家汽車維修店的老板琳達發現,常用的進口剎車片價格漲了近三成,她只能把更換剎車片的工時費從80美元提到110美元,不少顧客干脆選擇推遲維修。
![]()
政策反復更讓局面雪上加霜。這邊剛因關稅推高物價,那邊美國海關突然在深夜偷偷豁免了智能手機、電腦等20類商品的關稅,說是給企業轉移生產線的時間。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扛不住消費者和科技公司的壓力——畢竟美國大部分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都依賴進口,真要是加稅,售價可能大幅上漲。
可剛豁免完,又宣布對部分進口卡車加征關稅,這讓依賴進口卡車的國際汽車有限公司慌了神,公司負責人公開表示,關稅可能讓他們的成本顯著增加。
![]()
更棘手的是,降息的效果還可能打折扣。雖然美聯儲預計未來可能繼續降息,但現在的情況是,消費支出雖然還在漲,主要靠的是高收入家庭撐著,他們的財富受股市和房價提振相對穩健。
中低收入家庭早就扛不住了,德州的護士薩拉算了筆賬,房租每月漲了200美元,groceries賬單多了15%,降息帶來的那點貸款利息優惠,根本抵不上物價上漲的窟窿。經濟學家也預測,到年底消費增速大概率會明顯放緩。
![]()
美國經濟的兩難困局本質是政策失衡的結果,關稅推高通脹,降息又難救增長,短期看來還得在這種矛盾中摸索前行。
但從豁免部分商品關稅的動作能看出,政策正在向現實妥協,或許在不斷調整中能找到新的平衡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