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但在某些地方,商場更像“情場”,比的是誰關系硬、誰酒量好,而不是誰的產品棒、誰的技術強。
去年各省GDP排行榜一出,前排清一色是長三角、珠三角城市,而某些號稱“關系到位、好辦事”的省份,經濟增速卻連續多年墊底。這絕非巧合。
![]()
中國是一個人情大國,日常生活中“熟人經濟”和“人情經濟”無處不在。
辦事為了省錢,就找“熟人”開路;買房子錢不夠,就借“人情債”過關。
有觀點認為,這種富有中國特色的“人情債”長期盛行于房地產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國內房價的飆升。
![]()
經濟學家姚景源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判斷:目前,中國人買1套房子,通常是6個人、3個家庭共同出力的結果。
但如果把買房者的“老同學”、“老朋友”等算上,在中國購買1套房子,共同出力者實際上通常要超過10人。
在人情社會中,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大部分時間被用于維護關系和參加飯局,投入到創新和生產中的時間自然減少。
![]()
與許多地區不同,珠三角早早就把規則焊死在辦事流程里。
深圳南山區科技園里掛著句實在話:“別請人吃飯,請把時間留給研發”。這不是裝樣子。
去年,深圳推出“秒批秒辦”服務,企業登記平均耗時從七天壓縮到18分鐘。
![]()
這種對規則的重視不僅體現在政府服務上,更深入到企業文化中。
而華為、騰訊這些企業早年能把錢都砸在研發上,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們處于“人情干擾少”的土壤。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深圳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5.4%,相當于某些北方省份全省的研發總額。
![]()
2025年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高技術產業動能澎湃,消費場景推陳出新,旅游市場穩健回升,協同發展步伐更快。
無論制造車間里的高速產線,還是跨境高鐵上人潮涌動的身影,都在訴說著這片灣區的澎湃脈動。
而從上半年GDP及核心指標來看,大灣區內各城市呈現“頭部城市引領、制造重鎮穩固、新興力量加快釋放”的發展態勢,區域梯度結構更趨清晰。
![]()
深圳在高技術領域繼續領跑。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3D打印設備產量分別增長59%、38%、35.8%;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2.2%。
有人說,講人情是我們的文化不能丟。但文化從來不是經濟的絆腳石,把人情凌駕于規則之上才是真的拖累。
珠三角不是沒有人情,而是他們把人情和生意分得很開,朋友歸朋友,辦事歸辦事,不會因為熟就破壞規則,也不會因為不熟就故意刁難。
![]()
在珠三角農村,即使宗族文化依然存在,但其內涵也在發生變化。
而由于特殊的工業化路徑,珠三角農村在改革開放之初普遍形成“哥哥種地,弟弟進廠”的“一家兩制”式分工,從而在家族內部產生“窮哥哥、富弟弟”的差異。
這種經濟分化進而形塑為一種“不對等格局”,包含人情交換、生活面向、意義世界和彼此期待四個維度。
![]()
但同時,因為宗族維系的存在,徹底的分裂或原子化得以避免。
相比之下,在某些人情觀念重的地區,很多人的精力都耗在了搞關系上。
更無奈的是,遇到糾紛先想到的不是走法律程序,而是找熟人擺平,結果公平沒等來,倒把自己拖進了更大的麻煩里。
![]()
所以經濟發展的本質是資源的高效配置,當一個地方把跑關系當成捷徑,優質的人才、資金、技術就會繞著走。
畢竟沒有人愿意把錢投到一個看人情不看能力的地方,也沒人愿意在喝酒比干活重要的環境里浪費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