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田雨汀)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湖南邵陽洞口縣有一名男子尹某(化名)在直播挖蛇過程中不慎被蛇咬傷。令人擔憂的是,該男子在醫院檢查后因嫌治療費用過高,竟自行離開,一度下落不明。所幸,10月28日晚,該男子已被找到,身體暫無大礙。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梁慶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指出,不少人在被蛇咬傷后的第一反應是慌亂“自救”,但一些錯誤操作不僅無助于排毒,反而可能加重傷情。比如,有人試圖用嘴吸出毒液,有人用刀割開傷口擠血、敷草藥、酒精沖洗,甚至效仿影視情節“斷指保命”;還有人用止血帶緊緊勒住傷口近心端,試圖阻止毒液擴散。
“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梁慶強調,“毒液一旦進入血液或組織,就難以通過簡單的吸吮或擠壓排出,而且過度勒扎會阻礙肢體血液循環、引發組織壞死;用嘴吸吮看似合理可行,但如果口腔中有潰瘍和傷口,毒液可能直接進入血液,加劇中毒。”
![]()
梁慶醫生在門診中接診的蛇傷患者。梁慶 攝
那么,正確的應急處理方式是什么?梁慶表示,首先要保持冷靜,并在兩小時內盡快就醫。比如要立即遠離蛇所在的位置,防止二次被咬,盡量減少傷肢活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速毒液擴散,可用流動的清水或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傷口、清除表面污物。然后,立即前往最近的醫院。若佩戴戒指、手鐲等首飾,要盡快摘下,以免肢體腫脹后進一步限制血液循環。
梁慶特別提醒,被蛇咬傷后切勿因好奇或辨識目的而靠近,甚至試圖捕捉蛇。“最穩妥的做法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手機拍下蛇的外貌,記錄其顏色、大小、形態等特征,便于醫生識別。若無法拍照,也應盡量記住蛇的大致樣貌,切不可冒險捕捉或攜帶蛇體。”
到達醫院后,盡可能詳細地向醫生說明被咬時間、地點、當前癥狀及對蛇特征的描述。醫生會根據相關信息判斷是否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并視情況監測患者的凝血功能、腎功能等指標,以防出現全身中毒或器官損傷。如果就醫過程中,出現腫脹迅速蔓延、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癥狀,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必要時進行抗休克或呼吸支持治療。
最后,梁慶建議,在野外活動時避免在雜草叢生、亂石堆積的地方久留,不要徒手探洞或隨意搬動石塊。盡量穿著長衣長褲、厚底鞋或高筒靴,戴好帽子,減少皮膚暴露;可攜帶一根登山杖或棍子,在行走時探路。夜間出行做好照明,選擇大路或人跡常至的土路,避免驚擾潛伏的蛇類。
此外,若在家中遇蛇,切勿驚慌,更不要貿然驅趕或攻擊。絕大多數蛇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感到威脅時才會反擊。此時應盡量保持距離,退出蛇所在的房間,關好門窗,撥打119、110,報告消防、林業或應急部門,由專業人員上門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