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吃出來的》
【中國】夏萌著
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擾:
每天睡足8小時,醒來還是昏昏沉沉;頓頓飯計算著卡路里,腰上的肉卻紋絲不動;臉上痘痘冒個不停,體檢單上的異常項也越來越長。
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問題都是熬夜和壓力太大造成的,其實不然。
北京安貞醫院臨床營養科專家夏萌醫生,在她的暢銷書《你是你吃出來的》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不懂吃的人,每天都在用牙齒挖掘自己的墳墓。"
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它恰恰點破了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盲區:我們用“吃飽”代替了“吃對”,用“味道”糊弄了“身體”。
那么,到底怎樣才算“會吃”呢?
其實答案就藏在我們每天的飯碗里。
接下來,我們就跟著夏萌醫生一起,揭開“吃出健康”的奧秘吧。
![]()

一,吃對的飯,比吃貴的藥更重要
很多人一提到健康飲食,可能就想到了吃草、挨餓、燒錢。
但夏萌醫生在書里講過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的例子,我才發現健康飲食根本不是少吃、不吃或者吃得有多好!
有位媽媽為了減肥和排毒,堅持過午不食,每天就吃些水煮菜和少量水果,結果人不僅沒精神,還查出脂肪肝!
大家都驚呆了,都吃這么素了,怎么還會有脂肪肝?
夏醫生一語道破:
正因為吃得太素了,身體攝入的蛋白質和能量嚴重不足,肝臟沒法正常工作,脂肪代謝不出去,全都堆積在肝里,硬是餓出了脂肪肝。
這位寶媽的例子告訴我們:
你以為的健康,可能正在悄悄地消耗你。
這正應了《黃帝內經》中的智慧:“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我們吃下去的每一口,都直接決定了身體這座“房子”是穩固如新,還是四處漏風。
![]()
2. 吃“好”不等于吃“對”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我吃得不錯啊,三餐都有葷有素。”
別急,我們再來看一個書里的案例。
一個年輕的程序員,經常的加班,三餐全靠外賣。
他卻覺得自己吃得挺好,每次外賣點的都是“健身餐”,比如雞胸肉糙米飯,或者輕食沙拉等等。
但人總是感覺很疲憊,注意力不集中。于是,他找到了夏萌老師解惑。
夏萌醫生幫他分析后發現,他的問題出在了他吃的每一口飯的“質”上。
他經常吃的那些雞胸肉為了口感,可能經過多次加工和腌制;沙拉醬里隱藏著大量的糖和反式脂肪;看似健康的糙米飯,泡在過多的油鹽里,熱量非常高。
他吃下去了熱量,卻沒有獲得真正支撐身體高效運轉的營養。
這就像給一臺精密儀器加了摻了沙子的汽油,機器能順暢運轉嗎?
這讓我想起一句老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話不是讓我們追求山珍海味,而是提醒我們,真正的“吃好”,是吃下身體能識別、能利用的“真食物”,而不是一堆經過復雜加工、徒有其表的“食品”。
![]()
3. 會吃,是聽懂身體的“悄悄話”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吃飯怎么變得這么復雜?其實不然。
夏萌醫生想傳達給我們的核心,不是讓我們成為營養學家,而是學會成為自己身體的“知音”。
書里有個概念叫“飲食覺知”。
舉個例子,比如你下午三點總是犯困,除了怪罪春困秋乏,也可以想想:
是不是午餐吃了一大盤面條或蓋飯,血糖坐了個“過山車”?你每次吃完奶制品就腹脹或長痘,是不是身體在提示你乳糖不耐受或敏感?
記得我以前,臉上的痘痘一茬接著一茬,各種護膚品都用遍了也沒用。
后來我把每天的飲食記錄下來,發現自己每次吃完很甜的點心,第二天必長痘。
于是,我開始有意識地少吃甜食減少糖的攝入,臉上的痘痘竟然慢慢有了好轉。
健康的飲食,不是讓我們死記硬背一些吃飯規則,而是建立起食物與身體之間的連接,聽懂身體的“悄悄話”和“報警信號”。
這正應了中醫里那句樸素的智慧:“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這里的“神”,指的就是我們對自身狀態的覺察和關照。
![]()
改變飲食習慣,不是一場需要咬牙堅持的苦役,而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身體的機會。
01.別把吃飯當任務,吃得“雜”一點。
別光盯著一種菜吃,今天綠葉菜,明天番茄胡蘿卜,后天紫甘藍,像彩虹一樣搭配著來,營養才齊全。
02.肉蛋奶豆,都是你的“修復劑”。
別只啃雞胸肉,雞蛋、魚肉、蝦仁、豆腐、牛奶......
換著來,你的肌肉和免疫力全靠它們支撐。
03.主食別再只吃米飯饅頭了。
加點糙米、燕麥、藜麥,這些“慢碳水”能讓你的能量更持久,下午不再昏昏欲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學會感受身體的聲音。
吃完飯是舒坦還是脹得慌?
下午是精神抖擻還是又累又饞?
這些信號比任何食譜都準。
所以,下次吃飯前,不妨問問自己:這頓飯,是身體需要的,還是只是嘴巴想吃的?
當你讀懂了《你是你吃出來的》,你就會發現:你要的健康,從來不在別人的食譜里,而在你自己的碗里。
如果覺得有用,
就給文章點個【贊和?】吧~
??愿你吃出健康,活出精彩!
本文內容主要參考夏萌醫生《你是你吃出來的》一書,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具體飲食調整還請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