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沈陽東北亞國際滑雪場,外籍教練向體育專業學生分享滑雪技能。 本報記者 葛 鑫 攝
在遼寧沈陽體育學院白清寨校區,推土機的轟鳴聲預示著新的變化:這片緊鄰滑雪場的土地,正在為2025年的雪季做準備。
“這是我們推進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場地改造項目。”沈陽體育學院訓練基地負責人指著正在施工的場地介紹,“這塊7.8萬平方米的土地將全面提升學生的訓練水平。”
白清寨滑雪場作為沈陽體育學院的操練場,早已成為當地冰雪人才培養的搖籃。該滑雪場建有國際標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場地和U型槽雪上技巧場地,是遼寧省重要冰雪賽事的專用場地。白清寨基地改造后,能夠為學生提供國內一流的訓練條件,從初級滑雪教學到專業運動員培養,覆蓋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
“學校正根據企業需求調整課程設置,新增造雪技術、雪場安全風險管理等課程,為2028年在遼寧省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做準備,讓學生畢業即上崗。”沈陽體育學院冰雪產業研究院副主任劉元國透露。
同樣,2024年至今,沈陽科技學院體育系組成的訪問團,多次前往沈陽東北亞國際滑雪場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校企合作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問題,更讓人才培養緊跟市場需求。沈陽科技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李思瑩介紹,學校已與省內多家滑雪場建立合作關系,學生在大三即可進入雪場實踐學習。
而在遼寧職業學院的實訓基地,一臺嶄新的壓雪車格外醒目。這是學校與德國企業合作研發的教學設備,學生正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操作技巧。
“以前只在視頻里見過壓雪車,現在能親手操作,感覺特別酷。”學生張曉琳興奮地說,“實踐技能的培養,讓我們就業更有底氣。”
據悉,遼寧職業學院與德國企業合作,共同打造國際化產教融合育人新模式。雙方簽署了《冰雪產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壓雪車中國特色學徒制試點班合作協議》,聚焦冰雪制造業需求,在校內建設了冰雪設施運維與管理實訓基地。基地模擬真實雪場的設備運維環境,學生可以學習壓雪車的駕駛、維修和保養等專業技能。
除了設備運維人才,冰雪產業還需要創意設計人才。在沈陽師范大學的一間教室里,學生正在為今年的冰雪旅游季設計冰雕方案,優秀設計將有機會變成真實的冰雕作品。
當下,冰雪產業的人才培養已經超越單一的技能訓練,實現跨學科、跨領域的融合。遼寧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推動多家院校,聯合省內文體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共同組建遼寧省文體旅產教融合共同體。
2024年冬天,遼寧撫順紫花嶺滑雪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來自遼寧省內高校的150名大學生,在這里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冰雪運動實踐課。“這是我們將課堂搬到雪場的一次嘗試。”帶隊老師說,“學生不僅要學習滑雪技能,還要培養發散思維,激發創造力。”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東北地域鄉土主題美術創作人才培訓》正在遼寧師范大學實施,該項目特別加入了冰雪藝術創作內容,學員的冰雕、雪雕作品有望成為今冬各大滑雪場的一道亮麗風景。
2025年10月30日《中國文化報》
第5版刊發特別報道
《遼寧:從滑雪技巧到冰雪藝術創作都要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