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2025年10月,黑龍江雞西一套僅售一萬元、面積達65平方米的住宅引發全網熱議,再度將“白菜價房產”推上風口浪尖,也讓人們回想起幾年前風靡網絡的鶴崗。
![]()
彼時的鶴崗,被眾多都市青年視作逃離高壓生活的避風港——花五萬元便能全款置業,從此告別每月還貸的沉重負擔。
然而現實卻悄然反轉,當初滿懷憧憬遷居至此的第一批人,如今正默默打包行李,悄然離開這座曾寄托夢想的小城。
房子的確便宜得如同街邊蔬菜,可當地平均月薪僅有1800元,冬季一個取暖季的費用就接近甚至超過一個月收入,連是否開啟暖氣都需反復權衡。
曾經被稱作“理想歸宿”的地方,為何逐漸演變成年輕人急于脫身的困局?
![]()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一萬元真能買套房?
在大多數人看來,用一萬塊拿下一套65平帶裝修、通水電氣的房子無異于天方夜譚,但在雞西,這已成為真實發生的交易。
該房源設施完備,室內整潔明亮,原掛牌價為一萬二千元,買家實地看房后,房東干脆直接抹零,最終以整萬元成交。
折合每平米單價僅為153元,比許多城市普通小區的年度物業費還要低廉。
網友們戲稱,這不是購房,更像是去菜市場順手拎走一顆大白菜。
![]()
這一輪低價房熱潮,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年前同樣引爆輿論的鄰近城市鶴崗。
鶴崗昔日的繁榮,主要依托煤炭與石墨兩大支柱資源。
其煤炭保有儲量高達25.7億噸,早在1985年,原煤年產量已達1543萬噸,累計為國家輸送超10億噸優質能源。
而石墨探明礦石量達22.3億噸,精粉產出長期占據全國總量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石墨原料產地之一。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憑借這兩項資源優勢,鶴崗構建起涵蓋采掘、電力、化工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全市擁有8座國有煤礦和31處地方性礦井,成為區域經濟的核心引擎,就業機會遍地開花。
教育、醫療、商業配套逐步完善,成片的職工住宅區整齊排列,菜市場人聲鼎沸,街頭巷尾充滿煙火氣息。
常住人口巔峰時期突破109萬,儼然是東北邊境的重要工業重鎮。
![]()
但資源依賴型城市的宿命終究未能幸免。
隨著礦產枯竭及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崗位銳減,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謀生。
從2010年至2023年,鶴崗常住人口由109萬降至84.77萬,流失逾21萬人。
人口持續外流導致住房需求急劇萎縮,市場嚴重供過于求。
![]()
2019年,“五萬元買房”的消息一經傳出,震驚全國。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部分房源不僅包含過戶費用,還是精裝修、南北通透戶型,水電燃氣全部接通。
有網友將房源信息發布至社交平臺,宣稱“五萬全款安家”,迅速在網絡發酵。
房產中介電話接連不斷,單日最高接到200多個外地咨詢來電,熱度空前。
![]()
來自廣東、北京等地的購房者專程趕赴鶴崗實地考察,確認偏遠地段確有此類低價房源存在。
一時間,“奔赴鶴崗實現躺平人生”成為熱門話題。
無數人懷揣低成本定居的夢想涌入這座城市,渴望用極低投入換取安穩生活。
![]()
適配者才舒心
在鶴崗的新住戶中,有人滿懷希望而來,卻被現實擊碎幻想,最終黯然離去。
一位來自廣東的年輕人小黃花費四萬元在當地購置房產,并找到一份月薪三千的工作。
本以為可以就此擺脫南方高強度的生活節奏,開啟慢節奏新生活。
但他未曾預料到,東北嚴寒遠超想象,冬季氣溫常年維持在零下二三十度。
![]()
每次出門如同穿越冰窖,日常通勤變得異常艱難。
極端氣候讓他身心俱疲,最終決定辭職,低價掛牌出售房屋,連夜返回溫暖濕潤的南方老家。
![]()
一對從湖南移居而來的夫妻,原本希望逃離上海高昂房價與快節奏生活,在小城尋得寧靜晚年。
抵達鶴崗后卻發現,本地工作崗位極為有限,可供選擇的職業屈指可數。
收入水平大幅下滑,與在上海時期的薪資相差懸殊。
![]()
日常生活采購不便,想買些新鮮蔬果往往要驅車數公里。
連鎖商超稀缺,生活服務設施匱乏,便利程度遠遜于一線城市。
經過一段時間掙扎后,兩人最終選擇重返熟悉的大都市。
![]()
還有一位來自北京的女孩,在鶴崗從事文職工作,月收入僅1800元。
每年取暖費支出高達1600余元,幾乎耗盡她整整一個月的工資。
再加上電費、物業費及其他基本開銷,收支嚴重失衡。
![]()
為了節省開支,她在寒冬里極少使用空調取暖。
長期入不敷出的壓力讓她難以為繼,最終只能放棄低價房,重返北京繼續租房打拼。
![]()
不過,并非所有遷居者都失望而歸,也有部分人在鶴崗找到了契合自身生活方式的理想狀態。
一對退休教師夫婦來自山西,厭倦了都市噪音與空氣污染,被鶴崗高森林覆蓋率和潔凈環境吸引。
他們在低價購入住房后,春秋季節在此散步登山,享受自然靜謐。
冬季則南下海南過冬,過上了自由舒展的“候鳥式養老”生活。
![]()
另有一位從事電商直播的女孩,自廣州遷至鶴崗后,深刻體會到當地運營成本的巨大優勢。
在廣州支付兩個月房租的資金,足夠在這里全款購置一套住宅;
雇傭一名專業員工,月薪4000元即可達成合作。
![]()
地方政府對數字經濟支持力度較大,提供免費辦公場地與倉儲空間。
目前她的團隊月均營收突破4萬元,收入反超在廣州時的水平。
這些城市之所以出現“百元每平米”的超低價房產,背后并非偶然現象,根本原因在于產業轉型受阻。
![]()
低價買房沒那么容易
不只是鶴崗與雞西,大慶、阜新、鶴壁等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均經歷著相似的發展軌跡。
這些城市因礦產富集而興起,一度呈現繁華景象。
但隨著資源衰減,集體陷入產業轉型升級困境。
![]()
轉型遲滯直接影響就業格局。2025年鶴崗招聘會上發布的職位,多數集中于礦工、快遞員等體力勞動崗位。
高端白領類崗位極其稀少,整體就業結構單一且層次偏低。
正如就業市場的分化,這些因低價房走紅的城市,房價也早已不再是統一“白菜價”,而是呈現出顯著差異。
![]()
以鶴崗為例,市中心區域房價已逐步回暖。
品質較優的新建住宅單價可達六千以上,個別高端樓盤報價達5500元/㎡,176㎡戶型總價逼近百萬。
而東山區等邊緣老城區的老房仍乏人問津,單價最低僅1210元/㎡。
![]()
雞西那套萬元房源也只是個例,市區常規房價與普通三四線城市相差無幾。
表面看似存在撿漏機會,但結合當前就業形勢與房價分層來看,低價購房遠非表面那么簡單。
![]()
一萬元買房雖極具吸引力,但并不適合所有人。決策前應認真思考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個人收入來源能否脫離本地就業體系?若從事遠程辦公或自由職業,此地可大幅降低居住成本。
若必須依賴本地求職,則大概率面臨崗位稀缺、薪資偏低的窘境。
![]()
其次,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與生活便利度?冬季漫長寒冷,取暖費用不容忽視。
以60㎡住宅為例,除取暖費外還需承擔物業、維修等固定支出,購物出行便捷性亦無法與大城市相比。
最后,是否考慮未來資產流動性?此類低價房產買入后極難轉手,升值空間近乎為零,部分房屋甚至處于“有價無市”狀態。
![]()
事實上,房屋只是承載生活的物理空間,并不能直接兌換幸福。
真正決定生活質量的,是個體的實際需求與生活規劃是否匹配。
無論是在一線城市拼搏奮斗,還是在小城安居樂業,唯有找到契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才能活得踏實從容。
![]()
結語
一萬元買房的背后,折射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與潛在機遇。世上沒有所謂的“躺平天堂”,只有與個體情況相適配的生活路徑。你會為了低價房產和政策紅利奔赴鶴崗嗎?
參考文獻:1.界面新聞:《為什么選擇鶴崗,為什么非要買房?|編輯部聊天室》2024-09-15
2.新浪財經:《3.5萬全款買房,年輕人涌向“新鶴崗”》2024-07-24
3.紅網:《“鶴崗買房”不值得吹捧,也不該妖魔化》2022-10-25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