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一期)正式通過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系統(ISCCEU)審核,獲頒全球首張“非生物來源可再生燃料氨”認證證書。
![]()
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項目儲氨罐
據了解,此次認證中的“可再生”屬性,指項目所產的綠氨完全由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備;“非生物來源”則區別于傳統利用秸稈、沼氣等生物質原料制氨方式,特指通過“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氫合成氨”這一全流程工業化路徑生產的氨產品。
綠氨作為綠氫核心載體與低碳原料,正成為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實現深度脫碳的關鍵路徑。本次證書的取得,標志著大安項目所生產的綠氨成功獲得進入國際綠色氨市場的“通行證”,對推動全球氫能及氫基能源的規范化、商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吉林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是利用吉林西部豐富的風光資源發出的“綠電”,再通過電解水制氫裝置制取“綠氫”,再將其與空氣中的氮氣結合,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綠氨”。是全球最大單體綠氨裝置——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制出的“綠氨”可廣泛應用于化工、交通及電力等領域。投產后,每年可減碳排放約65萬噸,節約標煤約23萬噸,相當于可抵消近5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電產生的碳排放。
![]()
項目最顯著的亮點在于創造了四項全球之最——
·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性投產綠色合成氨單體項目。建成一套18萬噸/年合成氨裝置,成功實現從電到氫再到氨的全產業鏈貫通,為新能源發電就地轉化提供了新的路徑。
·全球最大規模的堿液與PEM混合電解水制氫。36000標方/小時的堿液制氫與9600標方/小時的PEM制氫設備實現了雙技術路線耦合,兼顧規模化與靈活性,構建組合優勢。
·全球最大規模的直流微電網制氫。攻克直流離網制氫關鍵技術及裝備國產化難題,實現40兆瓦新能源發電直供制氫,探索風光離網制氫新模式。
·全球最大規模的固態儲氫。建設48000標方固態儲氫裝置,驗證固態儲氫在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氫氣儲存難題。
![]()
白城是國家“松遼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北地區首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發電城市”。近年來,白城市全力做好“綠電+產業”優化組合文章,加快建設綠氫化工、智慧儲能、智慧算力、裝備制造等支撐性項目,因地制宜發展具有白城特色標識度的工業新質生產力。大安市位列全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正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李曉明攝
歡迎大家在下面寫留言,說說你的感受
來源 吉林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