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拿大,正在經歷一場令人震驚的政治大戲!
它曾是美國最堅定的追隨者,毫不猶豫地加入對華施加關稅的行列,卻未曾料到,這一舉動最終引火燒身,反被所謂的“盟友”狠狠反制。
當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商品額外征收10%關稅”的消息傳來,渥太華瞬間陷入混亂。出口數據驟降27%,經濟支柱產業風雨飄搖,上百萬就業崗位面臨消失的風險。
如今,加拿大不得不放下姿態,緊急調整外交策略,主動撤銷此前對華加征的關稅,低聲下氣地尋求合作機會。這場由依附引發的危機,究竟是誰的責任?
![]()
雞蛋都在一個籃子里
加拿大的處境,像極了一出荒誕劇。起初,它是北美體系中最聽話的伙伴——華盛頓對中國祭出鋼鋁關稅,渥太華立刻照搬執行,毫不遲疑。
可命運總是充滿諷刺,這原本指向他國的利刃,竟在空中劃出一道詭異軌跡,最終狠狠砍向了自己。
![]()
轉瞬之間,美國調轉矛頭,將懲罰性關稅層層疊加于加拿大頭上。其對美出口額立即下滑27%,經濟指標全線告急。這個北方鄰國徹底驚愕:前一刻還在協助“大哥”圍堵對手,下一刻卻被“大哥”親手推入深淵。
于是我們目睹了極具戲劇性的反轉畫面:加拿大外長火速籌備訪華行程,總理卡尼頻繁在國際場合釋放善意信號,迅速取消跟風設立的對華關稅,姿態前所未有地謙卑。
![]()
要理解加拿大的困局,必須看清它的經濟結構本質——它的命脈幾乎完全掌握在美國手中。說它把所有雞蛋放進美國這一個籃子,其實還是過于委婉的說法。
翻看貿易記錄,一組數字觸目驚心:超過七成五的加拿大出口商品最終流向美國,雙邊貿易額占其對外總貿易近八成。相較之下,寄托厚望的東亞市場,僅占區區3.8%。
![]()
能源領域的依賴更是達到駭人程度。加拿大出口的原油中,97%輸往美國;天然氣出口比例更是高達99%。這意味著,若失去美國市場,其能源幾乎無處可售。
這種近乎壟斷的買方地位,直接剝奪了加拿大的議價能力。其石油長期以國際市場價格五至八折出售,每年因此流失巨額收益。
![]()
如此失衡的依賴關系,使其在全球貿易博弈中毫無回旋余地。特朗普政府的思路異常清晰:既然難以輕易壓制東方大國,那就先拿身邊這位“忠誠小弟”開刀立威。
于是,一輪又一輪關稅打擊接踵而至——先是高達39%的懲罰稅率,隨后再威脅追加10%,合計逼近49%;鋼鐵產品關稅更從25%翻倍至50%。
![]()
每一項措施都精準命中加拿大核心產業。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預警已成現實:出口暴跌27%只是開端,更為嚴峻的是,僅安大略一省就可能損失一百萬個就業崗位。
汽車制造與能源開采,這兩個支撐國家財政的支柱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
反抗成笑話
面對來自南方的強大壓力,加拿大并非毫無反應,但其應對方式之幼稚,堪稱外交史上的黑色幽默。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安大略省斥資7500萬加元打造的一則電視廣告行動。
![]()
這是一次極具象征意義的戰略誤判。或許加拿大方面自認為此舉巧妙絕倫,屬于“曲線救國”的高明操作。
他們在多家美國主流電視臺循環播放已故共和黨總統里根1987年的一段演講視頻。畫面中,里根情緒激昂地譴責高關稅政策,稱其只會導致企業倒閉、工人失業。
![]()
這種做法,無異于一名下屬在公司大會上公開播放創始人批評現任CEO的講話,還期待后者能幡然悔悟。他們試圖用“情感共鳴”和“邏輯說服”,去打動一個只信奉強權政治的對手。
結果不難預料:特朗普勃然大怒,指責加拿大傳播“虛假信息”,企圖操縱輿論。該廣告不僅未贏得一絲同情,反而徹底關閉了雙方溝通的大門。
![]()
特朗普回應干脆利落:“談判?不必了!”緊接著,新一輪10%的報復性關稅如期落地。
更令人唏噓的是,這場風波的發起者是地方政府,而承受全部后果的卻是整個聯邦政府。而加拿大在此過程中的“小聰明”,進一步激化矛盾。
![]()
表面上同意停播廣告,實則將終止時間設定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賽之后,只為多爭取幾分鐘曝光機會。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徹底斷送了任何緩和關系的可能性。
這一幕,暴露了加拿大在重大外交決策上的輕率與短視。
![]()
目光轉向東方
事實上,加拿大早已意識到自身結構性風險。過去十余年,該國一直在推動一項宏大的戰略轉型計劃,主旨便是“向東看”,試圖打破對美單一依賴格局。
為此,加拿大規劃了三大關鍵能源輸送工程:“北方門戶計劃”、“跨山管道項目”以及“拱新石Excel計劃”。
![]()
這些項目總投資逾百億美元,藍圖極為明確:建設新的輸油管線,將阿爾伯塔省的原油繞開美國,經太平洋港口直供亞洲市場,實現與國際接軌的合理售價。
這一構想本可成為改變國家命運的百年大計,但在現實中卻屢遭阻撓。一個個雄心勃勃的方案,最終紛紛擱淺。而阻擋它們的,并非技術難題或資金短缺,而是一波又一波打著環保旗號的社會運動。
![]()
這些組織背后隱約可見美國影子。它們以“生態保護”為名,不斷提出匪夷所思的反對理由——今天宣稱管道會“破壞蛇類棲息地”,明天又聲稱“割裂鳥類遷徙路徑”。抗議現場甚至出現“寧讓工人餓肚子,也要保護蛇睡覺”的極端標語。
在這層綠色外衣之下,掩蓋的是美國維護能源控制權的真實意圖。美國絕不允許加拿大獲得獨立出口渠道,從而擺脫低價收購模式。這條隱形鎖鏈,遠比任何顯性關稅更具束縛力。
![]()
正是在長達十年的戰略突圍失敗后,又恰逢遭受美國猛烈打擊之際,加拿大才重新想起東方的存在。然而,這種危急時刻的“臨時求助”,顯得功利且缺乏誠意。
因此,當中方對其釋放合作信號時,并未給予無條件歡迎。中國提出的合作前提中,“相互尊重”與“排除干擾”八個字尤為關鍵。
![]()
所謂“排除干擾”,潛臺詞十分清楚:不要妄圖把中國當作與美國博弈的棋子,也不要指望我們成為你隨時可用、事后可棄的應急工具。
中國早已不是那個可以隨意擺布的合作伙伴。此前加拿大盲目跟隨西方制裁,中方隨即實施精準反制,針對其油菜籽、豬肉及豌豆等農產品展開調查并限制進口,導致四萬余農戶陷入困境。
![]()
薩斯喀徹溫省省長甚至繞過聯邦政府,親自組織代表團赴華求援,只為挽救本地農業生計。這些教訓足以警示渥太華:中國的合作是有原則的,橄欖枝也帶著分量。
兜兜轉轉一圈,加拿大發現自己成了夾在兩大強國之間的“三明治”——既無法擺脫對美心理依附,又缺乏真正獨立自主的決心與執行力。每一次試圖扭轉局勢的努力,最終都變成打向自身的回旋鏢。
![]()
結語
當年里根痛斥保護主義的言論,如今被用來對抗另一位奉行同樣政策的美國總統,這本身就是歷史的巨大嘲諷。
對于加拿大而言,真正的挑戰從來不是選擇親近西方還是東方,而是它是否愿意為真正的主權獨立付出代價。
![]()
倘若不能從根本上摒棄短視思維與依附心態,那么無論多少次緊急“滅火式”外交,都不過是在夾縫中勉強維生。終有一天,會被持續擠壓,直至徹底崩解。
信息來源:
1.《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再加征10%關稅》中國日報網2025-10-26 11:25
![]()
2.《加拿大一省長致信總理卡尼,呼吁取消對華電動汽車關稅:“關稅多存在一天,損害就加深一分”》2025-10-14 09:46:37 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