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刷手機就能賺錢,支付寶人臉認證一次給50元,日結現結!”
這樣的“兼職信息”出現在微信群里,明眼人一看便知暗藏貓膩,可都2025年了,仍有人被“貪小利”的心態沖昏頭腦,對其背后網賭產業鏈的“資金洗白”黑幕毫無察覺。
近期多地警方破獲的特大洗錢案顯示,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正因“貪小利”淪為網賭犯罪的“幫兇”。
2025年10月23日,西寧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搗毀了一個隱藏在“商貿公司”外衣下的洗錢窩點,揭開了一類高度貼近普通人生活的“跑分”騙局。
犯罪團伙先通過境外聊天軟件接收上游網賭平臺的資金結算任務,再通過本地微信群發布“支付寶人臉認證兼職” 的信息,以高額提成為誘餌,吸引社會人員去公司進行支付寶人臉認證。具體操作中,參賭人員先將賭資轉入指定“跑分員”賬戶,“跑分員”再按照團伙指令將資金轉往下一級賬戶,每完成一筆流水可賺取相應酬勞。
短短3個月內,該窩點已盜用300余人的支付寶人臉認證信息,處理網賭涉案流水超500萬元。抓獲的10名涉案人員中,既有在校學生,也有退休老人——他們起初以為只是“幫平臺走賬”的簡單兼職,直到被警方查處,才意識到自己早已淪為網賭資金“洗白”的工具人。
![]()
還有更隱蔽的,用虛擬貨幣與購物卡搭建的“資金防火墻”。
2025年3月,山東濱州鄒平公安打掉的一個洗錢團伙,就通過層層轉換的“連環套”掩蓋資金軌跡。
境外網賭平臺先將賭資兌換成泰達幣(USDT),流轉至境內以羅某為首的虛擬幣工作室;工作室再用虛擬幣低價收購專門用于網賭充值的京東E卡,由閆某等人轉賣給線下買家變現;最終“洗白”的資金通過多個賬戶回流至網賭平臺,形成完整閉環。
網賭洗錢已形成“上游接單—中游拆分—下游變現”的完整產業鏈,每一環都在拉普通人下水。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陳士渠在2024年12月召開的打擊整治“換錢黨”及衍生違法犯罪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涉賭資金流轉的隱蔽性正不斷升級,一些普通民眾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犯罪團伙利用的“工具人”。
![]()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全民參與”正讓網賭平臺的危害進一步放大。2024年咸陽破獲的“8?13跨境網賭案”中,22萬余人參賭,涉案金額高達22億元——正是無數個“跑分員”的個人賬戶,幫這個境外平臺躲過了監管追蹤,直到300余名警力轉戰31省才將其摧毀。
《關于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為賭博網站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收取服務費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者幫助收取賭資2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
![]()
普通人該如何避開洗錢陷阱?
凡是要求“用自己的支付寶、銀行卡幫人轉賬”“人臉認證后給報酬”的兼職,100%是騙局或犯罪工具;
虛擬貨幣交易并非“匿名”,警方可通過區塊鏈溯源追蹤資金流向,切勿輕信“用USDT走賬查不到”的謊言;
出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哪怕只賺幾百元,也可能構成“幫信罪”,留下終身犯罪記錄。
網賭的危害從來不止于“輸錢”,你的賬戶一旦卷入賭資流轉,“兼職”就可能成了犯罪,不僅會面臨法律嚴懲,更會毀掉個人前途。打擊網賭,既要端掉上游的賭場,更要斬斷中游的資金鏈。對普通人而言,不出租賬戶、不幫人走賬、不貪小利,就是對網賭犯罪最直接的抵制——要知道,真正合法的兼職從不需要你冒著違法風險去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